每件奧運商品都有6位數編碼
據了解,目前全國很多地方都發現有違法經銷商利用消費者迫切的購買心理,隨意更改、提高奧運特許商品的價格,蒙騙坑害消費者;更有一些經銷商偽造證書、知假售假,甚至用黑心棉填充“福娃”,不僅嚴重影響到了奧運特許商品的聲譽,也損害了消費者的切身利益。
北京奧組委為了維護消費者的權益,杜絕假冒特許商品,特別推出了特許商品防偽貼標,用于徽章、文具等尺寸比較小的商品。特許商品計劃試行以來,奧運特許商品使用的防偽掛標取得了較好的防偽效果。北京市商務局現代流通處處長雷堃在昨天的說明會上表示,從調查掌握的情況來看,目前奧運商品市場上真店假貨、假店假貨的現象并不太多,最猖獗的現象是假店真貨,也就是侵犯奧運特許商品經營權的現象比較嚴重,舉例來說,目前網上銷售奧運商品除了奧運網店經過北京奧組委授權外,其他網站銷售的奧運商品即便是真貨,也不合規范,包括淘寶網在內都沒有資格經營奧運商品,或者將奧運標志、字樣擺放在網頁上。
雷堃表示,每件奧運特許商品都有北京奧組委授權的防偽標簽,標簽上印有高科技的熒光防偽條和唯一的6位數編碼,消費者可以登錄北京奧組委官網,輸入編碼查詢商品真假;價格也是最好的區別方法,如果一件奧運特許商品價格明顯低于市場價,也可以斷定其為假貨。
奧運會后不會甩賣未售出商品
再過兩個月,奧運會就將結束,屆時尚未售出的奧運特許商品將如何處置?會否出現“大甩賣”?在昨天的上海說明會上,有關負責人否定了這一說法。
身兼北京市流通經濟研究中心主任的陳文向記者透露,根據國際奧委會與北京奧組委之間簽署的協議,帶奧運五環標志的特許商品可以一直使用到明年3月31日,4月1日后所有奧運商品及其標簽都將被奧組委收回。至于明年4月1日后剩余的奧運商品能不能繼續在中國境內銷售,將取決于國際奧委會與北京奧組委的最終談判結果,但“大甩賣”現象不可能出現。
“奧運網店”副總經理孫月婷告訴記者,奧運商品網上銷售是去年7月底啟動的,一年來銷售額已達3000萬元人民幣,預計到北京奧運會結束時,僅此一項(奧運特許商品網上銷售)就可為北京奧運會帶來4000萬元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