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國內最主要的鉆石珠寶加工基地,廣東珠寶首飾出口在經歷持續幾年快速增長后,增速明顯放慢。據廣州海關統計,2008年上半年,廣東珠寶首飾出口17.6億美元,比去年同期(下同)增長4.3%,比去年同期增幅下降14個百分點。
上半年出口增幅降14%
近年來,廣東珠寶首飾出口呈持續增長態勢。2004~2007年的年均增長率為16.5%。但目前,珠寶首飾出口值增長放慢,單月出口更出現了負增長。據海關統計,2008年上半年增長僅4.3%,同比增幅下降14個百分點,其中6月單月出口3億美元,增長僅為千分之三,2月更是出現21%的負增長。
海關相關負責人介紹,廣東珠寶首飾行業增長速度持續放慢的主要原因有兩個方面:一是國際金價維持高位讓黃金(214,1.87,0.88%,吧)首飾加工企業面臨壓力。“
以國內最大的鉆石珠寶加工基地番禺為例,金銀首飾加工企業的訂單多為黃金首飾(包括K金首飾)。目前國際金價已達920.5美元/盎司,企業普遍感受到了來自全球范圍原材料價格飛漲的壓力,其利潤空間亦進一步縮小。”該負責人如是說。
同時,人民幣持續升值及新勞動法實施亦致使企業成本不斷上升。“企業普遍反映,日益增長的物價使企業的經營成本持續上升。由于企業收取的加工費用都是用美元或者港幣結算的,支付給工人的工資卻是以人民幣計算的,加上新勞動法的實施使企業用人成本增加,人民幣的持續升值對一些中小型企業的經營成本造成較大的影響,導致不少企業紛紛停產搬遷。”統計顯示,以我國主要的鉆石珠寶加工地——番禺為例,僅2008年上半年就有8家從事珠寶首飾加工生產的企業停產或搬遷。
全球珠寶業向亞洲轉移
雖然種種因素使得廣東珠寶首飾行業發展面臨挑戰,但是在全球珠寶產業正處于從歐洲和非洲向亞洲大轉移過程中,廣東珠寶首飾行業發展機遇依然存在。
“目前,全球珠寶行業的鉆石切磨及珠寶鑲嵌生產80%都在亞洲進行,鉆石交易中心也由以前的比利時一國獨大變成香港、迪拜和比利時三方鼎立局面。據KMPG預測:至2015年,中國珠寶消費市場占全球比例將從2005年的8.9%提升到13% 。美國則從31%下降到26%;中國鉆石加工總量占全球比例將從2005年的10%提升到21.3%。印度則從57%下降到49.3%。”該負責人如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