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來,筆者在公務繁忙之余,偷閑收藏文房水盂已過百件。每每趣玩時,常有“不以大小認貴賤,乃以精粗識尊卑”的感受。水盂雖小,但承載的知識內涵十分豐富,加上其造型獨特,更顯品位之高雅。尤其在勞累之后把玩摩挲小小水盂,更是浮想聯翩,疲勞頓時消失,于是樂也就在其中了。
前不久,幾位好友帶來一件底款書寫“雍正年制”(繁體楷書)的青花水盂。按慣例大家都要展開同好賞析,仔細觀后看法各不相同。有的說是光緒年造的;有的講是道光年制的;還有的人認為是乾隆早期的;也有人把它說成是新仿的……真是眾說紛紜。經過近兩個小時的研究和討論,最后大家在筆者的觀點下,取得了較一致的認識。故有了下文,以饗讀者。
首先,該件青花水盂青花發色幽藍,可見深淺色階,略帶暈散,應屬浙江上等青料精練而成,完全符合雍正時期青花發色的基本特征。器形高3.5厘米,口徑4厘米,腹徑10厘米。胎質十分糯白,質地堅硬而細膩。胎體厚重,修胎規整。釉色白中泛青,釉層厚而純凈。釉層中氣泡明顯可見,釉表面微顯細柔起伏的桔皮紋。脊圓口、圓鼓腹,底部圈足幾乎無足,足地平整寬闊,呈玉璧底。足地寬1.5厘米,足內底部施釉,并書署“雍正年制”青花楷書款。上手手感盈握溫潤,細細撫摸之有糯米粉般的滋潤感。該件雍正青花水盂三維結體極其諧和,制作工藝非常精湛。經大家分析認為應是雍正早期的民窯精品,屬開門之物。
再從紋飾圖案來看,可謂是幽雅而嫻靜,疏朗而清新。口沿處是如意云頭紋,腹部為雙勾八卦紋,腹底繪有變形蓮瓣紋。這一特點均是清三代,尤其是雍正時期常見的紋飾特征。最令藏友們驚訝的是,以八卦為主體文飾的水盂非常罕見,也十分難得。易學界認為“是故易有太極”——太極是萬物始生前的混沌之象;“是生兩儀”——自盤古開天地,太極就一分為二,名為兩儀,用橫直線或橫斷線作為符號,稱為爻,分別象征天和地、陰和陽、剛和柔、尊和卑、動和靜、男人和女人、生長和衰老等。又“兩儀生四象”——即兩爻相重生四象,所謂陽爻和陽爻相重成太陽,陰爻和陰爻相重成太陰,陽爻上和陰爻下相重成少陽,陽爻下和陰爻上相重成少陰;“四象生八卦”——即四象再相重一爻而成八卦,這也就是《周易》中的八種基本符號。傳說為伏羲所畫,其基本觀念是陰陽交感。每一卦分別象征天、地、雷、風、水、火、山、澤等八種自然現象。“八卦定吉兇,吉兇生大業,陰陽消長,萬物生騰”——八卦中每卦有三爻,從下往上初爻、中爻、上爻,分別為地、人、天“三才”,上爻為天才、中爻為人才、初爻為地才,八卦再相重而演變成六十四卦,象征自然現象和社會現象無窮無盡的變化規律。
中華民族文化有著深厚底蘊,這件雍正年間民窯精品的青花八卦紋水盂,既表達了工匠對美好事物的期盼和愿望,也反映了文人雅士的追求和需要,同時也可以看到工匠們創作的聰明和才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