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朋友說起上海人對奢侈品的熱衷,“多多少少都出于一點虛榮心。上海的女孩子喜歡攀比,一個辦公室的人會非常注意誰穿了件新衣服,衣服是什么牌子的。另外,上海女孩天生喜歡比較奢華、考究的東西,所以她們會省吃儉用為自己買名牌。”
正是這種心理,才使得路易·威登、迪奧這樣的奢侈品在上海大行其道。在奢侈品店里流連忘返的人群中,有不少人并不富裕。
一位在LVMH集團上班的女孩表示,像她們這樣供職于世界上最大奢侈品集團的女孩,雖然薪水未見得高,但工作中接觸的都是一流名牌,而且老板也會要求職員具備良好的個人形象和品味,所以她們都非常在意自己的行頭,絕不會買假貨。
她們的竅門是,衣服可以到小店里淘一些名牌衣服,比如BCBG之類。因為服裝大半是工廠里出來的,基本上屬于真貨,但是手袋等配件就一定要是真正的名牌。
因此,很多奢侈品品牌在上海都有明確的銷售目標,因為在這里,再貴的東西也賣得出去。
第六族:摳門族
浮華背后
在瑞士表“沛納海”行政總監白納迪的印象中,上海是一個銷售奢侈品的好地方。2004年,“沛納海”剛剛在上海恒隆廣場露面,就引來一群25歲至40歲的中國“豪客”。
盡管“沛納海”屬于帶有明顯海軍特色的男性手表,仍有不少年輕女性狂熱追逐,絲毫不在乎每款2800歐元到16萬歐元之間的售價。
當然,上海的女士們還有一些既省錢又能買到名牌服飾的方法。由于這些奢侈品在國內的價格普遍比歐美國家高,所以,不少美女會在同事或朋友到國外出差時,讓他們幫忙代買。
此外,香港地區也是這些上海人的一個目標地區。經濟狀況稍好一些的會每年去香港大采購一番,滿足擁有名牌的愿望。
而且,很多上海人熱衷于買一些大品牌的小配件,比如領帶、皮鞋、皮包等。有時尚人士稱,買名牌成套服裝和買配件是一個很大的分水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