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名稱六福
存在問題 18K金鉆石戒指被查出重量問題
回應
六福集團香港總部的新聞發言人稱,六福已第一時間跟進及查證有關檢測報告,檢測項目內的含金量、珠寶鑒定、鉆石分級及飾品標識等均符合標準,僅飾品質量(重量)方面有0.02克偏差。原因是檢測單位廣東省金銀珠寶檢測中心使用的是高精準度達1/1000克的量重儀器,所以量重結果與一般珠寶用的量重儀器有差別。
企業名稱周大福
存在問題 18K金紅寶石戒指被查出珠寶鑒定不合格
回應
周大福國內深圳總部的相關人員也表示,涉及的產品已經召回周大福中國營運管理中心,并再次進行鑒定。至于為何會出現珠寶鑒定不合格的問題,周大福的相關人員認為目前仍然無法給出一個最終的解釋,產品還需要作進一步的鑒定,只有等鑒定結果出來后才能查明原因。
與質量無關與標注不規范有關
廣東金銀首飾商會的會長甄偉鋼分析,此次抽查的珠寶飾品共300批次,192批次不合格,其中134件是由于標識不規范所造成的。這說明了此次抽查所反映的最大問題不是質量,而是企業對規范標注不夠重視,對如何正確使用規范化標注標識沒有清晰的認識。
據悉,標識是珠寶質量的一個重要構成部分,不規范使用標準化的標識將無法保障消費者和企業的權益。不規范標注主要表現為:無廠家代號、無貴金屬材料名稱。不標注廠家代號,無法保護消費者和經營者的合法權益,在流通中發現產品質量問題,如果銷售單據或商品標簽上沒有標注飾品質量,或標注的質量與實際不符,就不能確定爭議商品是否為原購買飾品。
甄偉鋼透露,將于7月9日由廣東省金銀首飾商會牽頭召開全行業零售商會議——“廣東省金銀珠寶行業關于質量標準學習會”,屆時,幾百家大中小型珠寶企業將通過此次的學習,提高對強制性標準的認識,避免因不懂“行規”而再次出現標注不規范的情況。
消費者不必喪失信心
一直關心和推動著珠寶貴金屬行業發展的廣東省珠寶玉石及貴金屬檢測站站長、廣東省政協委員郭清宏表示:此次的抽查范圍包括了梅州、揭陽、潮州等一些偏遠的地區,屬監督檢測力量較為薄弱的地區,所以這次抽查公布的合格率并不代表廣東省珠寶貴金屬產品質量的真實狀況,況且排除標識不合格產品以外,內在質量合格率還是很高的,消費者大可不必因此而對所有的品牌以及珠寶貴金屬產品都喪失信心,全國各地的進貨商也不必驚恐。
他坦率地表示,廣東省的珠寶玉石及貴金屬產品質量總體是不錯的,不應該因這次抽查結果的公布而受到沖擊,消費者可以放心購買。
他表示,目前廣東省專業的檢測機構配備了各種精密的大型儀器設備,檢測人員具備先進的鑒定技術和實踐經驗,只要是通過權威機構檢測合格的產品均可放心購買。同時商家也必須更加重視質量管理,認真學習有關標準和法規,對產品進行科學的檢測,做到“上柜必檢測,全檢才上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