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珠寶精品導購互動平臺 投稿
“前三清”琺瑯彩瓷各不同
■康熙時期——絢麗多姿
目前學術界認為康熙朝琺瑯彩無大器,而且是有花無鳥,更無人物。根據我們的研究認為,中國的五彩瓷發展至康熙朝時更加絢麗,不僅器型多樣,而且紋飾較多。金屬畫琺瑯更是不僅器型有大小、園琢、使用和陳設眾多之分,而且所畫紋飾既有中國各種傳統的吉祥圖案、花鳥山水、人物,也有西洋人物生活場景圖畫等等。康熙時期的琺瑯彩瓷不僅在器型和紋飾上秉承了五彩瓷和金屬琺瑯,而且追求五彩和銅胎畫琺瑯的效果。其時的琺瑯彩瓷可以概述為:器型多樣、規整;胎體總體顯得厚重;紋飾多樣,所繪山水花鳥凸顯清四王風格;胎底修足為刀削修足。
雍正年制琺瑯彩胭脂山水瓶
雍正年制琺瑯彩胭脂山水瓶
■雍正時期——畫琺瑯四絕
雍正王朝進一步發展了康熙朝瓷胎畫琺瑯技術并形成了雍正朝畫琺瑯四絕:“質地之白,白如雪也。一絕也。薄如卵幕,口噓之而欲飛。映日或燈光照之,背面能辨正面之筆畫彩色。二絕也。以極精之顯微鏡窺之,花有露光,蝶有茸毛,切莖莖豎起。三絕也。小品而題極精之楷篆,各款細如蠅頭。四絕也。”——(清陳瀏《匋雅》)。可以用20字概括為“胎白如雪”、“薄如卵幕”、“花有露珠”、“蝶有茸毛”、“細若蠅頭”。同時形成了集詩、書、畫、印于一體的藝術風格。雍正朝小器精絕,大器雄強、精美,紋飾色彩典雅、雍容。主要的大器有四方瓶、六棱瓶、葫蘆瓶、天球瓶、賞瓶、燈籠瓶、琮式瓶、爐、鼎、尊、花觚等等,紋飾畫工皆規整精湛,彰顯霸主之雄強之氣,可謂美輪美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