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珠的加工最早源于古印度,是當時冶煉技術發展的側面反映,在那個時候,要制造出一種可以蒙騙世人的奇特混合品取決于冶煉爐內溫度的高低。關于天珠,說幾句真話:
1、天珠的原料材質和廉價的瑪瑙一樣,不要相信JS們的蠱惑,較真一點的話,出材質鑒定書是王道。
2、天珠只能是人造加工,不要指望你會買到所謂的天然天珠。如果真有天然形成的這種復雜精巧甚至惟妙惟肖的圖案,它絕不會比英國女王權杖上的那顆鉆石便宜。
3、現在我們時常能見到的天珠基本上是臺灣人加工的人造物,別說三眼五眼九眼的天珠,即便是觀音如意佛頭這些具象的形象也給你做的出來。臺巴子既然能把彩色玻璃更名為頗具時尚感的頭銜——琉璃,并鼓搗出琉璃工房這種比侯總的老四丹頓水晶鉆表更扯把子的事來,同樣也能高溫混合出你想要的任何圖案的天珠。當然,琉璃工房多少還打了點文化牌,天珠打啥牌?當然是西-藏牌。
4、有關天珠的神奇故事不過是JS的無恥杜撰,杜撰的源頭大多也在臺灣,當然這些科幻故事中的主人有可能是米國人法國人。
5、關于藏人相信天珠具有神奇魔力的傳統,我寧愿相信這是基于他們相對封閉的環境和自身有限的認識,以及對未知事物現象的一種本能敬畏。說這話,絲毫沒有不恭敬的成分。天珠是這樣,綠松石也是這樣,至少,我看到很多藏族朋友身上頭上的綠松石是國內最次的灌膠加染色面松,廣州荔灣廣場樓上有賣,基本是湖北竹山人,一克從幾分到幾毛不等,廣州的網友可核實我說的是否真實。藏人和內地消費者一樣,可能更甚,不要以為藏人就一定該知道如何鑒別綠松石真偽,同理,不要以為藏人家傳的天珠就是所謂的天然天珠。話說回來,按藏人的習俗,即便的窮到砸鍋賣鐵,也斷然不會變賣一個破舊的塑料桶子,就更別去相信JS們“從鄉下收購到”的謊話了。
6、有人愿意花好幾百好幾千好幾萬去買一顆成本不過幾毛到幾元的瑪瑙珠子顯擺,以上幾條就當是廢話。不過我還是的提醒這樣的顧客們,做天珠的瑪瑙原料成色普遍相當相當相當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