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her Chemirik 重金型飾:用夸張與重條引導珠寶設計新潮
日期:2008/07/03 來源:編輯:
文章TAG:

扣上顏色漆面環扣的18K金項鏈。($30,500)
近年Bold Jewellery大行其道,夸張的外形與重條結構均成為了珠寶設計新潮,令這與時裝世界的步伐走得更近。連卡佛今季首度引入的首飾品牌Taher Chemirik,正是以金屬制重型設計帶來感觀刺激,因為品牌同名設計師Taher出生于北非阿爾及尼亞,擅長將具力量的形態與物料結合,打造出每件均獨一無二的藝術飾品。
早前應連卡佛之邀親身訪港的珠寶設計師Taher Chemirik,雖然出生于阿爾及尼亞,卻以巴黎為自家品牌的發展基地,而且成績十分理想;Bottega Veneta的現任創作總監Tomas Maier也曾以「Having great talent and design integrity」來贊揚他。翻查Taher的背景資料,原來他大有來頭,除了曾任職時裝品牌Chlo設計師,并協助當時的創作總監Karl Lagerfeld設計項鏈配飾外,期間他亦創作了現今成為Taher Chemirik代表作的長項鏈。此外,他又曾在多個著名時裝品牌工作,當中包括Chanel、Balenciaga、Loewe、Yves Saint Laurant、Tom Ford及Jean Paul Gaultier等。最后他離開了Ralph Lauren在巴黎的設計隊伍,決定自立門戶,投身珠寶設計行列,創立個人同名品牌。
由于他出生于北非,所以其首飾設計或多或少都滲有非洲色彩,尤其是以18K金為材料的作品,加上設計帶點Raw味的打磨技術及造型,更令他的首飾風格更見突出。他的珠寶,不是那種鑲滿了閃爍鉆石或名貴寶石的華麗設計,而是重條與形態組合的時尚飾品。綜觀他的過往及最新力作,圓形或流型算是其主打靈感來源,且看其招牌作扣環項鏈,或是多款手鐲設計,不就是統統從圓形變奏出來嗎? 18K金及白金是他常用的物料,而木材、顏色半寶石、晶石及大溪地珍珠就用作點綴及配襯,令首飾呈現另一種以手工為首的矜貴。雖說品牌的首飾并不是予人Bling Bling的視覺效果,但亦有綴上點到即止的鉆石裝飾的款式。就如Taher的一句名言「No single jewel is the same」,他的每件作品都以人手制造,全部獨一無二,而他也喜歡在巴黎的跳蚤市場中搜尋一些古董作為設計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