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珠寶精品導購互動平臺 投稿
我國的珍珠行業多年來由于沒有產業化的高端珍珠貝種養殖,所有高檔珍珠只能依賴進口。這一技術將從根本上破解海南乃至我國珍珠產業多年來的低端困局。
據海南省海洋廳有關負責人介紹,“大珠母貝(白蝶貝)苗種中間培育技術”日前已獲得有關部門的計劃驗收。日前,在三亞海潤珠寶有限公司的戰略投資下,這項技術即將被運用到大規模產業化實踐中。
由于從殼到肉渾身是寶,白蝶貝在民間被稱為“海水黃金”,從上個世紀60年代開始,漁民的大肆捕撈,讓本來存量豐富的白蝶貝在海南成了瀕臨滅絕的物種,被國家列為二級保護動物。
從2001年開始,扎根在三亞梅山海域研究白蝶貝的珍珠專家劉文雄經過7年研究,成功跨越了當時人工培育白蝶貝的兩條鴻溝,一是“苗種6厘米之前容易死亡”,二是“珍珠插核防吐核”。另外,近年來所研發的珍珠貝的防臺風侵蝕技術,更是解決了世界性白蝶貝人工養殖難題。
2008年1月,劉文雄的“大珠母貝苗種中間培育技術”通過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的驗收。2008年3月,劉文雄接受三亞海潤珠寶有限公司的并購條件,聯手進行大規模人工培育白蝶貝以及南洋珍珠的產業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