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珠寶精品導購互動平臺 投稿
據業內人士稱,香港佳士得疏遠目前處于市場熱點的中國當代藝術,而去炒日韓當代藝術這碗冷飯,主要是出于目前現實和長遠戰略兩方面的考慮。目前中國當代藝術已是新興藝術市場中最熱的板塊,而擺在各拍賣公司面前的現實問題是,中國當代藝術品的征件比較困難。因此,從長遠的發展戰略上看,香港佳士得率先抬高日韓當代藝術的價格標桿,也就為目前處于低價的日韓當代藝術拉出了升值空間。在某種意義上,無疑就掌控了日韓當代藝術的未來市場價格。
佳士得與蘇富比拍賣公司的發展戰略不同,蘇富比在日韓當代藝術方面比較謹慎,選擇的日韓當代藝術家也大都是獲得國際認可的藝術家。佳士得和蘇富比兩家拍賣行之所以在戰略上有所不同,主要是因為兩家拍賣公司的屬性不同。蘇富比是上市公司,其拍賣結果,直接影響到其股票的漲跌,因而在開拓新市場方面非常謹慎。而佳士得目前還沒有上市,更像是一個家族企業。因而,其在開拓新市場方面,憂慮的事情會比蘇富比少些。
在國際上,除了佳士得、蘇富比等一線拍賣公司開設專場外,菲利普斯等二線拍賣公司也開始涉足中國當代藝術。在國內,北京保利、中國嘉德、匡時國際等拍賣公司迅速崛起,占據了相當量的市場份額。競爭的加劇,使得拍賣公司在征集中國當代藝術尤其是精品力作時,顯得力不從心。這在某種意義上也說明了中國當代藝術的熱絡。
“拍賣公司就是指揮棒,引導資本到最有利的地方。但是資本是有覺悟的,如果指揮棒指錯了地方,資本也會自動調整。我不認為香港佳士得的這種商業行為有什么錯,但是其現在所關注的日韓當代藝術,除了個別的藝術家如村上隆、奈良美智等,其余的很多都是垃圾藝術。但是如果它們的這種行為一方面能促使中國藏家更加理性,一方面淘汰掉中國的偽藝術家,對中國當代藝術而言,這是好事。”李蘇橋如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