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市場近一半金飾成色有問題
日期:2008/06/26 來源:編輯:
文章TAG:
當前原料金價接近每克200元,比一年前160元高出不少。福州市一些金店開始以低價名義暗中賺錢。他們解釋說貨是前幾年進的,所以價格便宜。實際上,這是“低價陷阱”,他們賣的是成色不足的首飾。而來自福建省寶玉石協會的最新調查顯示,該省內近一半黃金首飾存在成色不足的問題。金店如何暗中賺錢,為何成色不足的金飾還能上柜銷售?消費者該如何辨別首飾成色?
專業金行也賣不合格飾品
近日,福州林女士花費1900元買的足金手鐲斷了,她拿到金銀飾品檢測站檢測,黃金的含量只有92%。而按規定,千足金的黃金含量必須大于或等于99.9%,足金和K金則分別不少于99%和75%。
林女士說,足金手鐲是每克花費190元在打金店買的,比上海黃金交易所195元的原料價還低。當時百貨10克的零售價是2600多元。果然是便宜沒好貨。
這只是“足金手鐲不足金”的一個縮影。來自福建省寶玉石協會的最新調查顯示,黃金首飾零售額占珠寶業的一半,但省內近一半黃金首飾成色不足。成色不足的金飾常出現在城鄉接合部首飾店,以及縣級區域及城市的打金店,甚至一些專業金行也賣不合格金飾。一些金飾摻入對人體有害的鎳、鉛等后,成色只有92%,甚至更低。
調查還顯示,全省六百多家專業金店質量合格率較高,兩千多家比專業金店小的首飾店問題較嚴重,三千多家打金店的金飾大量不合格。
商家打低價牌暗中大賺錢
為了揭開商家賣低成色金的圈套,記者連日來走訪福州井大路、塔頭、王莊附近的打金店和首飾店調查。不少低價銷售足金和千足金的店鋪,都說自己的貨是前幾年進的,所以價格便宜。
“這是一種騙人招數。前幾年買的黃金,按現有原料價賣給金飾加工廠就可以賺不少。”福建省寶玉石協會秘書長王乃珠說,低于原料價銷售足金首飾,其足金肯定成色不夠。金店打低價牌,實際上為的是賺更多的錢。比如,按林女士購買時上海黃金交易所的報價195元算,純度為99%的每克193.25元[即195×(1-0.9%)],純度為92%的黃金價格只有179.6元,兩者差價是13.65元。打金店的價格比交易所還高出10.4元,金店實際上每克能賺10元。
據悉,除了原料成本,包括5%營業稅在內,全省各地珠寶業平均經營成本比例為金價的8%~23%。低價銷售金飾涉嫌偷稅漏稅或用低成色原料。
記者還了解到,黃金首飾價格透明,幾乎不打折。一些金店賣價不便宜但容許講價,甚至可打5折,消費者也應謹慎購買。
足金監管難,商家易鉆空子
足金成色不足為何還能賣?據悉,人民銀行2001年取消黃金經營許可證制度后,進入黃金首飾市場的商家參差不齊。目前黃金首飾產品的生產,普遍未實施產品出廠合格證制度,金飾質量因此令人擔憂。
此外,足金監管存在不少難點,商家可鉆空子。行業協會只能對會員自律,無執法權。黃金首飾的管理部門涉及質監和工商等,也存在監管難。首飾成色不容易監管,需要對加工、銷售進行全面監控。而在零售終端,消費者很難辨別質量如何,更不愿進行破壞性(熔化)檢測。如此種種,造成市場上“足金首飾不足金”屢見不鮮的怪現狀。
質監等執法部門提醒,金飾作為一種商品,產品質量法、標準化法實施條例、福建省商品質量監督條例同樣適用。消費者遇到問題可投訴或舉報。
買金飾認清三項印記
消費者購買貴金屬首飾(黃金、K金、鉑金、白銀和鈀金)應首選信譽好的珠寶行,并核對貴金屬首飾上的三項印記:廠家代號、材料名稱和材料含量。這些印記一般刻在首飾內圈上。目前不少金店的印記殘缺不全。此外,買首飾最好索要質量合格證明和發票,還可上網查詢(21世紀珠寶網www.21gem.net)最新的原料金價,先算成本價。如果金店的零售價偏低,購買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