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預見的是,中國珠寶首飾業在未來一段時間內,將是群雄紛爭的局面。
第一,中國珠寶首飾消費市場潛力巨大。這不僅立足于中國巨大的消費人口,更立足于中國每年GDP的高增長率。事實上,中國逐年增長的珠寶首飾消費總額充分驗證了這一點。
由于目前珠寶首飾消費的市場空間比較大,一方面促使業內企業不斷擴大規模,特別是在營銷領域“挖渠布網”,以搶占市場先機;另一方面,會吸引眾多新進入者參與“掘金”。一些長期外銷的珠寶業者開始轉變思路,轉戰內地市場。廣東番禺一直是外貿型珠寶加工業的代表。現在,番禺業者和政府主管部門思路明確——回航國內市場。
同樣的情形也在浙江義烏發生。多年以來,一個個集裝箱裝著沒有品牌的義烏流行飾品運往海外。2007年,義烏飾品商們開始紛紛在國內設立經銷點,并著力打造自有品牌。這些,都將加劇市場競爭。
第二,首飾分層次消費的局面正在逐步形成。不同的消費者存在不同的需求,且這種需求越來越呈個性化發展的趨勢。因此,不同種類的珠寶首飾都能找到自己的市場空間。從調查情況來看,黃金、鉑金、鉆石多年來一統天下的局面正在被打破,消費者對不同材質首飾的選擇越來越寬泛,對款式的選擇也更加挑剔。持續開發新品的能力,成為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標志,同時也成為行業洗牌的重要因素。
第三,國外珠寶業者也紛紛試水中國,在中國尋找機會。一些國際品牌在中國尋找合作伙伴,并成功進入中國。從2007年11月28日在上海召開的首屆中國國際鉆石高峰論壇上可以看出,國際鉆石業看好中國市場,論壇講演的五大主題都立足中國展開。2008年,世界鉆石大會也首次在中國召開。國際彩寶組織近期也頻頻訪問中國,意在開拓中國市場。世界黃金協會、國際鉑金協會、國際鈀金協會近年來在中國的推廣力度有目共睹,對市場的強力切割愈演愈烈。
自2004年起,來自羅馬小手工業聯合會、由多個小規模的意大利首飾生產企業組成的意大利羅馬之金展團,每年參加一年一度的中國國際珠寶展。2007年,意大利對外貿易委員會駐華首席代表總結羅馬之金四年參展情況時說,羅馬之金不再觀望,已確定要進入中國市場。這意味著,羅馬之金將在中國市場繼續深入,開展實質性的貿易。羅馬之金代表著很多國外首飾業者的想法:逐步進入中國市場。
除此之外,巴西的水晶、波羅的海沿岸國家的琥珀、俄羅斯的白玉、泰國的有色寶石、意大利的金飾、法屬波利尼西亞的珍珠等,也紛紛進入中國市場。中國的消費者在國內就可以買到他們夢想的世界頂級品牌珠寶。未來,珠寶產品貿易的國際化趨勢將會加強。
簡而言之,中國的珠寶消費市場將呈現來自國內外的多重競爭,也面臨著巨大的發展商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