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與買手 沒有硝煙的戰爭
“老佛爺”Karl Lagerfeld與女明星Diane Kruger在Chanel秀場
07秋冬的戰爭導火線,來自紐約時報的時裝編輯Cathy Horyn。她批評Giorgio Armani的褲子“邋遢粘吊,像健身褲”。一代“優雅大師”Armani一怒之下,反擊Horyn所說是“白癡言論”,強調自己才是“真正的創造者”,并封殺了Cathy Horny出席接下來的Emporio Armani秀。紐約Bergdorf Goodman精品百貨的Linda Fargo則說:“作為Giorgio Armani多年的合作伙伴,我們了解自己的客戶源,他仍然是那么優雅高貴。他讓我們知道,永恒的意義。”著名的“蛋撻頭”評論家Suzy Menkes,歸納得有技巧:“像Giorgio Armani這類資深設計師,不管他怎么做、媒體怎么寫,公眾永遠有興趣,因此媒體對這類品牌本身就不抱有求新的期望。”
而對百貨公司來說,一旦與某些品牌建立了長久的合作關系,“或許某季特別好,或許某季差了些,我們都會表示支持,這也是支持時裝業的一種行為。”Saks Fifth Ave百貨公司的Michael Fink如是說。
比如,多年來都獲百貨業擁護的Prada,多年來,品牌很誠心地近距離地介紹面料的奧妙,解釋間中的巧思,加上Prada的剪裁,有一種約束的性感自由,日積月累,獲得買手們廣泛的尊重,就算很多時候,不一定看得懂。買手們對07秋冬Prada又厚又復雜的全新面料,紛紛叫好叫新。Suzy Menkes客氣地說:“想象力豐富”,但《華盛頓郵報》的Robin Givhan則十分直接地說:“丑,真是太丑了。”加拿大精品百貨Holt Renfrew的Barbara Atkin坦言:“媒體喜不喜歡,實在無關緊要。Prada迷們,就是愛Prada的超前思維,沒人能阻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