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珠寶精品導購互動平臺 投稿
曼哈頓街頭
美國《紐約時報》網(wǎng)站5月25日發(fā)表文章,題目是“用新入職的薪水享受紐約人的品味”。文章摘要如下。
勞拉·沃克海澤知道,如果想在曼哈頓生活就得做出許多犧牲。最大的犧牲就是不能逛街買衣服。
因為預見到新住處會很小,預算會很緊張,26歲的沃克海澤于是在從舊金山搬來紐約之前,把18箱衣服先寄給內(nèi)布拉斯加州的父母。
她說:“如果(在紐約)逛街,我就沒錢社交,沒錢吃飯!
讓媽媽把舊衣服輪番寄來只是新來的年輕人以慘淡收入在紐約生活的無數(shù)方法之一。每年都會有成千上萬20多歲的大學畢業(yè)生蜂擁至紐約,他們懷著遠大的理想,揣著薄薄的鈔票,為過活而發(fā)揮著無窮的創(chuàng)造力。
有些省錢策略早已為人們所熟知:與陌生人合租小公寓,吃便宜的午飯,不吃晚飯……
還有一些更小的訣竅,同樣充滿智慧,而且成了一種生活方式。年輕人會偷偷把伏特加帶進酒吧,靠搭訕和調(diào)情在夜店里混,想辦法參加酒吧的免費暢飲活動,甚至把理發(fā)時間推遲到回老家探親時,哪怕老家遠在千里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