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通寶全國聯動拍賣精彩紛呈
日期:2008/06/13 來源:編輯:
文章TAG:
由中聯國際拍賣與古今通寶聯合主辦的“古今通寶2008全國聯動單展聯拍拍賣會預展”,從6月14日至6月20日在北京西路888號和新閘路833號古今通寶上海展覽交易中心舉行,并于6月21日在上海徐匯區青松城大酒店4樓百花廳開槌。
本次拍賣會匯聚了古今通寶廣州、上海、成都、昆明、西安、安徽以及中山地區分部藏品中的部分精品,是古今通寶近年來規格最大的一次全國聯動拍賣活動。拍賣會推出包括陶瓷器皿、翡翠玉器、書畫雜項等在內的逾1500件珍品。其中玉瓷珍品322件、書畫作品118件、瓷器679件、玉器322件、雜項297件。
在眾多的拍品中,不乏為藏家所青睞關注的重頭之作。比如,“元青花龍穿串枝花鏤雕白地玉壺春瓶”。該件作品融“金、木、水、火、土”各種元素于一體。其胎體厚重,分段制造,接痕明顯;胎釉青白,珠沫紛呈,青花大部暈散,蘇麻里青發色濃翠,富含鐵斑;器底無釉,乳丁突出,跳刀明顯,手感平滑,火斑突顯,粘附填沙;.圈足不齊,外墻內削,內墻外撇,釉不到底,露胎褐紅;花紋多層分布,圖案遍布全身;串枝花葉角裂分明、外向,枝蔓飄逸,龍鱗草成,腳爪三分等呈典型的元代青花瓷特征。與眾不同的是此瓶是宋,元時期玉壺春瓶從酒器向陳設瓷過渡的重要標志,在中國制瓷史上具有承前啟后的特殊歷史地位。瓶頸部波邊焦葉紋,近圈足處變形仰蓮紋間的粗直線都具有明顯的“分開描繪,別有功能”的時代意義。更為難得的是瓶腹部圖案除運用彩瓷描繪為主外,還采用了直線鏤雕琢空龍,花間白地的輔助裝飾手法,真可謂“文心雕龍,晶瑩剔透”。雖“鏤雕百孔”,卻“無一雷同”,縱然“百孔同器”,依然“隔瓶可見”,達到了元代瓷雕技藝比較完美的境界,堪稱存世元青花之精品。又如“橄欖核雕刻赤壁賦”,是小型果核雕刻中的一絕。橄欖核雕早在明代時期水平就已經很高了,當時的文人雅士多以橄欖核雕作為佩飾或扇墜,視若至寶。多方搜求和珍藏,尤以明代中后期風靡一時。果核雕刻名家倍出,如夏白眼、王叔遠等。此件“橄欖核雕刻赤壁”,做工極為精細,小小橄欖核,雕成船形,且門窗開合自如,艙內尚有人物顧盼言語、飲酒作樂,船底還有書法微雕“赤壁賦”,此類作品名見經傳者在臺灣故宮僅有一件。而此件作品與臺灣收藏的橄欖核雕“夜游赤壁”一般無二,頗具收藏與觀賞價值。還如“清乾隆玉兔朝元御用朱砂墨”,該拍品墨體渾圓而平整,色澤鮮明而穩重,包漿柔美,上手沉重,正面中心位置凸飾“玉兔朝元”圖案,口沿環繞乾隆御銘,俱為陰識填金,記得北京故宮博物院藏有乾隆御制四庫文閣詩集錦墨,其中一錠十二生肖墨與此墨在造型、紋樣上極為類似,為汪近圣承造,故此玉兔朝元墨也應是乾隆御用朱砂墨。而御用朱砂墨極為名貴,是由朱砂、鹿角膠、金銀粉、麝香、熊膽、珍珠沫、冰片等名貴藥材和制而成。故此價格極高,流入民間為數極少。此墨配有沉香木盒,與墨可謂雙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