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號館中央,是swatch集團的超級編隊陣容,作為北京奧運會的指定計時器,歐米茄展區紅白相間的磨砂玻璃隔墻上,布滿暗花的著名?贅標志,格外引人注目。
市場:奢侈是一門生意
很現實地講,奢侈是門生意,在我們描述舞動的陀飛輪、滴答作響的指針、旋轉變換的月相的時候,不要忘了,圍繞著鐘表這一古老行業,還有原材料供應商、機芯制造商、制表工匠、設計師、代言明星以及遍布全球的銷售鏈條,鐘表在方寸之間濃縮了智慧與財富。去年一年瑞士共出口價值約160億瑞士法郎的手表和機芯,與前年相比增長了16.2%,今年的增幅還將上升。既然是一門生意,全球經濟因為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風雨飄搖不可能對它毫無影響。更加上出于未雨綢繆也好,創新精進也罷,眾多手表品牌面臨著自行研發機芯的沉重壓力,幾乎是沒有懸念的,手表價格將一路見漲。今年的表展上,萬元上下的swiss made形單影只,歐米茄、浪琴的新款基本都在3萬元以上,而十多萬元的新表也屢見不鮮。
作為新興市場,中國正被所有的奢侈品行業青眼有加,在巴塞爾馬爾克特廣場一角,郎朗作為代言人的巨幅手表廣告占據了整棟大樓一面墻的大小,sihh展館里與國內炙手可熱的女明星擦肩而過,一同觀展的國內同行今年比去年更加聲勢浩大,眾多品牌當家人言談間也充滿了對中國市場的信心。當然,展覽還有少人關注的另一面,距離巴塞爾1號館步行10分鐘的6號館,有來自中國香港近400家企業和內地的上海表業、飛亞達、羅西尼、海鷗表等10家鐘表廠商布展,從1號館的氣派奢華走到這里,落差不是沒有的,而且絕不是10分鐘這么短。生產了世界上70%手表的中國還只是數量大國,并非品牌強國。
百年靈為突出海洋主題,將一個巨大的魚缸架在展臺上方,銀色魚群暢游其間
潮流:保守與創新之間
潮流趨勢是相當明顯的,可是你也不得不承認,這些不也就是去年的趨勢嗎?只是他們已然從驚喜變成了習慣——手表尺寸變大毋庸置疑,甚至完全與去年別無二致的表款,他們告訴你,作為新款,今年加大了盤面。玫瑰金依舊是最炙手可熱的材質,幾乎所有品牌都能拿出數件作品,讓人不禁猜想,也許是下一個寵兒出現的時候了。受到時裝、建筑和藝術的影響,跨界和混搭之風也蔓延到了鐘表領域。高科技陶瓷、橡膠、碳纖維、鈦金屬的廣泛應用,尤其是它們跟白金、鉆石之類的昂貴材質混搭,體現了后現代文化雜糅拼接的精神,無論是價位還是設計,都非常大膽。甚至“復古”也成了潮流,復刻自己幾十年前的作品,既是對偉大傳統的致敬,也不無才思枯竭的隱憂。不知道是因為現代人越來越少運動,需要用腕表給自己裝扮出運動范兒,還是因為趕上奧運年,誰都想借此分一杯羹,運動表成了風頭最健的主題。當然,自己生產機芯的品牌漸多,就連許多以外觀設計出名的時尚品牌,都紛紛宣布推出了自家機芯。這固然是跟品牌發展求新的戰略有關,但也讓人暗地忖度與eta機芯廠即將停止供應給非swatch系鐘表品牌的消息風傳甚廣有關。
感動:時間的百變表情
到達日內瓦的那一天,同行的朋友驚訝地發現,她的ipone手機已經通過網絡搜索,把時間自動轉換成了當地區時,甚至,還能顯示當地及世界各地的天氣狀況。如今幾千元人民幣的手機,不僅僅是通訊工具,而且一切復雜腕表令人驚嘆的功能——萬年歷、世界時、自動報時、三問、計時秒表都能輕易實現,電池的電力儲存也有了長達一個月的。(哦,當然,手機很少有30米防水功能。)走時有誤差、需要上鏈、價格昂貴的機械腕表究竟有著怎樣的存在意義?僅僅是為了炫耀財富和顯示身份嗎?思索這樣一個問題,在瑞士,在表展上,簡直有點不合時宜。
寶格麗沒有擠在1號館,而是在4號館里獨樹一幟,他們不僅從意大利空運了郁郁蔥蔥的橄欖樹,更充分發揮美食優勢,空運了大廚和服務生,提供巴塞爾最棒的工作午餐,奢華體現在細節之中。
有一天從寶珀的展臺路過,一位上了年歲的制表師正在一張小桌前戴著專用眼鏡擺弄手表,他專注的表情和充滿職業尊嚴感的談吐讓人敬慕。也很難忘記跟f.p.journe先生握手后,同行介紹,能造出那般復雜功能手表的手,全世界不超過5只了,而且,這位制表大師為了追求報時聲音的清脆悅耳,絕不用黃金鉑金之類的貴重金屬,只是樸素地堅持著精鋼表殼。那一刻我深深感動。雖然,再精湛的工藝,也不能阻止光陰的流逝,但在連戀愛都依靠數碼傳情的速食年代,精雕細琢的傳統手工愈發彌足珍貴;在超級制表航母如日中天的時候,獨立制表人勢單力薄的存在,更是一種詩意的棲居。
2008年春天,在瑞士,經歷過繁花滿樹,也經歷過大雪漫天,放緩腳步,感受時間的百變表情,在展會上,它是躁動的;在博物館,它是靜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