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室的鑒定
一、天平測重量。(見圖一)測試重量,單位克;
二、肉眼觀察。查看顏色、透明度、形狀外觀和光澤。翡翠的光澤應是玻璃光澤,有些如果翡翠外觀是蠟狀光澤則懷疑是 B 貨翡翠。
三、折射儀測定折射率(如圖三)。折射率是寶石非常重要的光學性質,不同的寶石有不同的折射率,測出準確的折射率,就能斷定這是什么寶石。翡翠的折射率為 1.66 左右,而外觀近似翡翠的綠色軟玉,折射率為 1.61-1.63 ,而冒充翡翠的石英類玉石,折射率為 1.54 。
四、顯微鏡觀察翡翠的結構。翡翠的結構是粒狀鑲嵌變晶結構,這是地質學的一個術語,是說翡翠是由很多小礦物顆粒組成,這些小礦物顆粒有粒狀、纖維狀、長柱、短柱狀,成互相鑲嵌的排列。這種結構行家稱之為“翠性”,是行家用肉眼鑒定的重要依據,很多人稱之為“蒼蠅翅”。而在顯微鏡下觀察 B 貨翡翠,能看出翡翠的結構已經被破壞,結構疏松,在小礦物顆粒之間還充填有樹脂。
五、分光鏡測定翡翠的吸收光譜。分光鏡能測出寶石對各個波長的光的吸收程度,不同的寶石對光有不同的吸收特點,綠色翡翠對波長 489nm-503nm , 690nm-710nm 的光有吸收,這兩條吸收光譜就是翡翠對光的吸收特點。
六、用熒光燈觀察翡翠是否有熒光。純凈的翡翠在紫外光照射下不產生熒光, B 貨翡翠由于后注膠而發出粉藍色熒光。
七、比重液測比重。把翡翠放到不同比重的比重液中,在與翡翠比重相同的比重液中,翡翠懸浮其中,既不沉底也不漂浮。翡翠的比重為 3.25-3.4 之間,而 B 貨翡翠由于內部注膠,比重會較清。
八、濾色鏡檢查。使用人工含鉻染料染色的 C 貨翡翠,在查爾斯濾色鏡下是紅色,而天然顏色的翡翠不變色。
九、紅外光譜儀測定翡翠的吸收光譜。天然翡翠有特征的吸收光譜,當在吸收光譜中出現明顯的樹脂的吸收帶時,可以肯定為樹脂充填的 B 貨翡翠。這一方法是鑒定 B 貨翡翠的非常有效的方法。
染色過的翡翠圖片
圖1、2是指經過染色的翡翠,即在加工過程中經過人工添加外來染料方法加色(熗色)使原來無色、綠較淺淡或綠較散的翡翠改變顏色。通常有兩種:一種是在白色或無色翡翠上染綠色或紫羅蘭色。另一種是在天然淡色上加染顏色,使其增色,也稱“補色”。
傳統的熗色:其作法多為選用地子較干的白色翡翠毛料,制成器物后,將要熗色的地方用火微灼,受熱后淬入水中,如此反復使其形成微小密集的裂隙區,最后將其燒熱,淬入綠色顏料之中,使裂隙區充滿綠色。激光熗色:此法實為等離子法,即用水頭較好的白色翡翠玉料切成一公分左右的薄片,用等離子流沖擊,從而使翡翠玉料產生無數水平狀的毛細孔,再將玉料與染料放入高壓裝置中,加壓以著色,從而使綠色染料壓入翠料的水平毛細孔,形成整體綠色。
注:任何人工加入顏色的翡翠.遇到較高的溫度就會脫色,這個是物理客觀規律。
另外,還有一種B+C貨翡翠(見圖3、4),它是指天然翡翠經雙重人工處理而成的翡翠。也稱為漂白注膠染色玉,是將一些色種差的天然翡翠,將其浸酸,使結構變得松散,然后在表面涂上所需的顏色,如綠色、紅色、紫色。甚至將三種顏色同時涂在一塊翡翠上,再灌入環氧樹脂,使它固結后顯得非常晶瑩。
無論C貨還是B+C貨在對翡翠的原始結構的破壞及危害性上都比B貨有過之而無不及。但在鑒別上相對容易些,以顯微鏡觀察其被破壞的原有結構及表面特征而進行同樣簡便行之有效。
除具有B貨的顯微特征外,更為顯著的是:
染色翡翠的顏色分布在斑晶周圍的纖維狀細小顆粒之間,顏色呈細線狀,或濃集于裂隙處形成網狀分布,不是原色的礦物斑點或稍粗的原色礦物纖維、條帶。翡翠裂隙處的顏色較其它地方濃或淡,濃是因為裂隙,較其它地方空隙大,沉淀的顏料多,淡是偽造者怕人發現破綻又進行了褪色處理。為此,要注意觀察裂隙兩邊顏色的延續情況,如發現裂隙兩旁顏色均勻的變深或變淡,均應引起注意。見圖5、6。
小結:
1. A貨:天然翡翠,對原石料不作任何化學處理,只是進行雕刻和拋光處理。這種翡翠的好處是自然生成,不會隨時間而變化,保持了多種對身體有益的元素。
2. B貨:對天然翡翠進行硫酸浸泡,增加翡翠的透度,這種處理過的B貨翡翠隨著時間推移,顏色會慢慢褪去,同時變得黯淡,一般兩三年就會變得面目全非。
3. AB貨:介于兩者之間,對原石料的部分進行造假處理,更難于識別。
4. C貨:采用玻璃或者有機材料制作的假貨。
對于后3種非天然翡翠,可以分別采用如下的鑒定方法:
1. C貨:
① 硬度區分:天然翡翠的硬度為6.5-7,在自然界中或者是廉價合成的材料中,很少有這么高的硬度的。所以可以用硬度來區分C貨。方法為:用翡翠在玻璃上用力劃,如果是真的翡翠,玻璃上會出現劃痕,而翡翠沒有問題,如果翡翠也出現掉渣現象,肯定是C貨。
② 氣泡:某些合成材料在加工過程中,免不了出現小的氣泡,如果在肉眼或者顯微鏡下可以看到很明顯的氣泡,肯定有假。
2. B貨,AB貨:
一般來說,B貨有如下一些特點:
① 綠色的定向性被破壞,有些發黃,有漂浮感,不自然;
② 表面產生溝渠狀縱橫交錯的溝渠。
③ 自然產生的東西,必然有一些雜質和不完美的東西,如果沒有任何明顯的缺點,要當心。
④ 最簡單的鑒定辦法是用開水泡幾分鐘,如果有強烈退色現象則肯定說明是染色處理過的,是B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