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對福特來說紐約這座城市的確意義非凡,他對性、性感、性愛的全部理解都在這里生根、發(fā)芽、迎風成長。在紐約求學期間,福特發(fā)現(xiàn)了Studio 54俱樂部。上世紀七十年代,自由、開放的Studio 54云集了美國的一代風流。他在這里第一次遇到美國波普藝術(shù)大師安迪·沃荷(Andy Warhol)。他們后來成為很好的朋友。與藝術(shù)家們笙歌達旦的日子讓福特不再滿足學校的清苦與單調(diào),他憑借佼好的面容和挺拔的身材去應(yīng)征模特,結(jié)果一連拍了12個電視廣告。
Studio 54的時代一去不復返,福特風流倜儻的性格卻最終定格,后來這些都反映到他的設(shè)計中。“我想我設(shè)計的每一件作品都包含有性的意味。說老實話,那些開衩不能再深了,那些高跟也不能再尖了。”他的時裝設(shè)計屢遭批點,但也備受歡迎。
福特的個性張揚得很,面對記者他甚至會說自己沒穿內(nèi)褲、見到史黛拉·麥卡特尼(Stella McCartney)想改變性傾向等熱辣話題,可他很少拿他的伴侶巴克利取笑,也不會將兩人的私生活公諸同好。
巴克利作為《男士時尚》(Vogue Hommes)的資深編輯,個人魅力非比尋常。他與福特相遇的時候,福特有男朋友,也有女朋友,過著放蕩不羈的生活。可巴克利一進入他的生活,他就“老實”下來。福特從巴黎學成回到美國曾為Perry Ellis等品牌工作,當時他還沒什么名氣,但是和巴克利相處得十分愉快。然而好景不長,巴克利因為患癌癥,有人建議他們搬離紐約。福特接受了這個建議,當巴克利病情稍微好轉(zhuǎn),他倆便搬回歐洲。沒想到這成了福特事業(yè)的轉(zhuǎn)折點,他在米蘭得到Gucci的一個職位。
福特學過建筑,對自己的房子要求很嚴格,但是他很少對外展示自己的房間。“房間只屬于我、理查德和安格。”(安格是他們養(yǎng)的一只獵狐犬。)福特就是這樣保守著他與巴克利之間的隱私。
在生活上,福特現(xiàn)在最大的愿望是要一個孩子,但理查德堅持不要。不過他的另一個愿望——進軍好萊塢很快就要達成了。他曾這樣形容自己的理想:“如果我死的時候沒有做一部電影,我會很后悔。”有報導甚至說福特的電影大綱已經(jīng)確定:兩個時尚編輯為了爭奪時尚界的第一把交椅明爭暗斗……同時也有很多其他的傳言:有的說福特將出一本書;有說他和德·索爾合作,秘密購買范思哲(Versace)的股票,準備東山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