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疆,有很多做玉石生意的老板,郭蘭香的名字眾人知曉。誰也不會想到,這個在中國玉石行業響當當的人物,涉足此行只有10多年時間。了解郭蘭香的人常說:買和田玉,郭蘭香那里有好東西。
郭蘭香創辦的烏魯木齊市錦蘭經貿有限公司以經營和田玉為主,她所經營的和田玉,也是以上品仔料和名家雕刻品為主。公司在同類行業一直保持領先地位,生產的玉石、玉器等珠寶首飾已達幾千種、產品銷往中國乃至中亞的各大中小城市。
郭蘭香經歷過很多苦難,但是她卻創造了一個個的奇跡。
1947年,郭蘭香出生在甘肅蘭州。幼年時,她家里生活還算富足。后來由于特殊的歷史原因,父母入獄。8歲的郭蘭香和5歲的大妹、不到3歲的小妹成了孤兒。三個本該享受童年快樂的孩子忍受著饑餓、恐懼,他們乞討,在污水溝里撿面條……現在想起來,郭蘭香都會忍不住流淚,所以現在無論到哪里,她一定不會浪費,只要桌子上有一粒米,她都會把這粒米放在嘴里。郭蘭香常說,因為在童年的時候太苦,那一粒米在嘴里不知道有多香,都舍不得咽下去。
曾經的苦難經歷讓郭蘭香記憶深刻,如今她珍惜現在的一切。郭蘭香說自己的故事比小說還精彩。她11歲進了孤兒院,后隨院來到新疆伊犁。她給別人當過保姆,后來又做了一名護士。1964年,17歲的她隨單位來到新疆和田地區洛浦縣。
1967年,郭蘭香被單位派到離昆侖山很近的鄉村工作。那里藍藍的天、潔白的云、大山、戈壁,猶如室外桃源一樣地方,她的心情舒暢極了。雖然條件艱苦,但對于吃過很多苦的郭蘭香來說,這算不了什么。
勤奮好學的郭蘭香進步很快,她的醫學專業知識有了很大的提高。而剛到這里沒多久,她就做了平生第一次外科手術,那一年她21歲。
當時畜牧隊支部書記得了急性闌尾炎,隊上手術條件有限必須送往縣醫院。可是到縣上要幾天的路程,那時的交通工具就是毛驢車,顛簸的路程會使病人更糟糕,唯一的辦法就是在本地做手術。這讓郭蘭香犯了難:一是自己還沒做獨立做過闌尾手術,二是手術房間外部環境很差,要是屋頂的灰掉下來……可病人情況危急,郭蘭香容不得多想。她把被單子撕開,在外面抖了抖掛在簡陋的手術室屋頂擋灰。兩張桌子拼成的手術臺,兩把剪刀,一把手術刀,十幾把止血鉗……到最后縫合的線沒有了,她又拿起縫衣服的線把最后的傷口縫合。
回憶那次手術經歷,郭蘭香至今心有余悸:手術三天后病人才醒過來,郭蘭香感覺那三天像過了三年。
因為這次手術的成功,漢族姑娘郭蘭香在老鄉中間贏得了更高的聲譽。在新疆洛浦縣農村,郭蘭香不僅給那里的百姓看病,還和他們一起割麥子、種水稻,和當地的維吾爾族農民吃住在一起,和他們一起享受豐收的果實,彼此建立了深厚的友情。
郭蘭香和維吾爾族朋友
上世紀六十年代末,郭蘭香被派到海拔6000多米、空氣稀薄的昆侖山上為維吾爾族采玉工做醫護工作。她目睹了采玉工艱苦的采玉過程,親歷了運玉的艱辛。這次上昆侖山,她和玉結緣。
1987年,剛剛四十歲的郭蘭香被確診患了紅斑狼瘡,醫生說她最多活半年,家里的人已經為她準備了后事。但郭蘭香沒有屈服,她學習、搜集有關的醫療資料,堅持化療,積極鍛煉身體,保持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奇跡發生了,她戰勝了病魔,死里逃生。
這次經歷讓郭蘭香更加珍惜生命和時間。
上世紀九十年代初,郭蘭香只身來到烏魯木齊創業,她賣過家具,開過服裝店,在建筑裝修公司也干過,還賣過化肥……能干的她都干過。而做玉石生意,純屬偶然。
栩栩如生的和田玉作品
那是1994年,郭蘭香給人家打工,因為一些瑣事她被老板炒了魷魚,但她走得很輕松。路上,郭蘭香沒有目標地走進一家玉店,店員熱情地向她介紹和田玉。在和田生活了那么久,郭蘭香意識到店員說了假話,這卻給她很大啟發:阿勒泰的人在做和田玉,我和田人為什么不做,天時地利人和都具備。
那時候,郭蘭香每天背個小包,裝上幾塊玉石,一公斤、兩公斤,一天掙上100元。就這樣,郭蘭香像滾雪球一樣開始了自己的原始積累。
幾十年在和田的生活,她和當地的百姓結緣,也與玉結緣。很多得到過她幫助的人都主動找到她,他們帶著很多和田玉的上品,行程幾千公里把玉送到她手上。
當年郭蘭香給老鄉做闌尾炎手術,幾十年后老鄉讓自己的兒子把家傳一塊重97公斤的上好羊脂玉專程送給郭蘭香。看到這位淳樸的維吾爾族小伙子,郭蘭香感動極了:“看到他的時候我哭了,他嘴巴干干的,裂了口子,看樣子幾天都沒吃喝了,我心里難受。看到97公斤石頭之后很激動。”
獲獎的喜悅
郭蘭香得到那塊羊脂玉后,送去雕了一個玉瓶,在中國玉雕作品評獎中獲得了最佳創意獎。當時,有人出高價購買這個玉瓶,她至今舍不得出售。
后來,郭蘭香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她注冊了半個銅錢的商標。她解釋了商標上圖案的含義:和田玉出于昆侖山,上面的龍代表中國。她的玉石生意越做越火,名氣也越來越大。
此時她在雕刻工藝的研究上下功夫,拜訪中國各地的雕刻大師,有好的原料都送給著名的雕刻大師雕刻,她的佳品也不斷增多。郭蘭香說:“讓玉石告訴你雕什么,不是你想雕什么就雕什么。新疆的玉和其他國家的玉不一樣:一潤,二油。拿到手里的感覺就像摸到自己的皮膚一樣,感覺到它有心跳,是活的。有些人買走了我的玉我哭了,感覺把我的女兒賣出去,兒子送人的感覺。有時候幾個晚上失眠,賣出去到哭了,因為是難得的一件東西,到了別人手里非常心疼。”
郭蘭香說,玉石是有生命的,每一件玉器都有一個動人的故事。
多年來,郭蘭香的公司形成了玉石原料收購,產品加工,成品批零銷售的一條龍產業。而在各種玉雕作品大賽中,她的產品多次獲獎。如:《神算》、《貓碟》等獲中國玉雕作品“天工獎”、優秀作品獎、最佳工藝獎,國內外很多收藏家都從郭蘭香這里買玉器收藏。
山西玉石愛好者馬來順,2005年春來到新疆。他逛遍了新疆大大小小的玉器店,當來到郭蘭香的店時,他眼睛一亮,自己尋找已久的東西不就在眼前嗎。無論是玉質、做工還是價格,馬來順都特別滿意。他第一次就在郭蘭香這里買了近30萬元人民幣的玉器。以后,他每年都來買玉器。
在同行眼里,郭蘭香是個能吃苦、精明的女強人。在家人眼里,她是一個偉大的母親,她的每一個動作,每一句話的都影響著家人。
大兒媳張桂梅覺得媽媽身上有使不完的勁,對每件事都有很高的熱情。張桂梅說:“生活中她的點點滴滴都在影響我。她每天都準備著出發,在各方面都是個認真的人,哪怕是一件很小的事情,她都要做充分的準備。”
郭蘭香常說:“人生要有追求、夢想,什么時候起步都不晚。”郭蘭香沒有上過幾年學,卻對書畫很感興趣,還到大學里進修美術。如今,跳舞、畫畫、寫字成了她晚年的愛好。
郭蘭香的畫
在小兒媳蔣瀟賢眼里,媽媽善良博愛,而且還畫得一手好畫。蔣瀟賢說:“有些人覺得60多歲很老了,但媽媽卻敢做年輕人都不敢做的事,這讓我挺欽佩的,比如在年近6旬的時候學開車。她對生活充滿了希望,特別熱愛生活,我們家的很多畫都是她畫的。”
郭蘭香還在為和田玉奔走。最近,她出價一百多萬元從廣州一位收藏家手中購得一塊400多克的和田羊脂玉。該玉質地細膩油潤,金黃色玉皮自然形成了的奇妙的圖案:正面臥著一只“老鼠”,背面上方一位飛人高舉奧運火炬,下方一只雄雞挺立,圖案生動逼真。郭蘭香說:2008年是中國的“鼠年”,今年第29屆奧運會在中國舉辦,這一天然形成的玉石,不得不說是一塊奇玉。
郭蘭香還有一個心愿,她說:“開個新疆和田玉博物館,讓全國人到新疆來看展覽。新疆不僅有好石頭,還有好工藝、好的大師。讓走進新疆的人感覺新疆有好東西,讓他們感覺沒有白來。我們的石頭能說話。”
如今,郭蘭香和他的業界朋友正在籌備成立新疆金銀珠寶玉石商會,讓新疆的玉石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