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高中時,Gil遇到了自己設計上的啟蒙老師。在這位老師的幫助下,當時只有16歲的他參加了一個著名的設計比賽,更意外的是,拿到了冠軍,“當主持人宣布獲獎人時,說的是Gil小姐,因為這個比賽本來是只有女生才可以參加,是老師幫我走了個‘后門’。”可以想象,當人們看到上來領獎的是位“Gil先生”時有多驚訝,在主持人慌忙道歉后,評委們為這個第一個獲獎男孩做了個很特別的安排,Gil不僅贏得了冠軍獎杯,還拿到了一筆數額不小的獎金,從而順利步入了大學,這對“窮孩子”來說,再有用不過了。懂得機會的來之不易,進入大學后他變得更加刻苦,白天學習,晚上打工賺生活費,多才多藝的他甚至利用業余時間將自己的成長經歷寫成了小說,還被電視臺購買并制作成了電視節目。這時的他,生活沒有太明顯的改善,“我只有一條褲子和一件襯衫,”也因為這樣,Gil一直堅持自己熨燙衣服,生怕別人弄壞了不能再穿。大學畢業后,他得到了自己的第一份工作,圖案制作。他說:“我很有天分,我為這些一片片的平面紙而著迷,對我來說,這不是一份工作,而像雕刻一樣是門藝術。重要的不是你在看著什么東西,而是你看到了什么。”一次,Gil代表公司去紐約辦展會,“那是我第一次去紐約,在那之前我沒坐過飛機,沒去過機場,連紐約是什么樣子都不知道。”穿著短袖麻襯衫和褲子,他就這樣出發了,“我以為所有地方都和家鄉一樣,陽光明媚,”結果一出機場大門,Gil就被冷風吹得瑟瑟發抖,第一件事就是去買了件外套。展會很成功,3個月后,他再次來到紐約,決定在時尚之都繼續自己的時裝夢。
時尚只為年輕的心
“時尚是為了讓人心變得更年輕,它與年齡無關,而是一種態度。”Gil說這才是他的時尚哲學。在他看來,只會做貴的衣服,不代表什么。相反,會做貴的衣服,就應該會做便宜的衣服,讓每個人都穿得起有設計感的衣服,每個人都可以很時尚。“我對任何事,都始終保持著一種好奇,像個孩子一樣喜歡發問,為什么?怎么會這樣?”正因為此,才始終能設計出讓年輕人喜歡的衣服。像今季的時裝,Gil主要把握的就是簡約、多變、易搭,以及斑斕的色彩,讓年輕人充滿了靈性、活力和激情。主打顏色包括海洋的藍色,奔放熱烈的紅色、橙色,而青綠、藍色、粉色和黑色則用作點綴色。設計得五彩繽紛,自己卻最喜歡黑色,“我每天都和很多顏色在一起工作,自己的話就覺得穿黑色最方便,可以去任何場合,而且舒服自在。”因為工作的原因,Gil說自己早在上個世紀70年代就來過上海,他坦承中國的變化讓他震撼,“這是個很棒的城市,適合生活和工作,可以和這些年輕的中國設計師一起工作,是充滿樂趣和挑戰的事。”Gil說自己是個幸運的人,一路走來得到過很多的幫助,現在該是他去幫助年輕人的時候了,“年輕人渴望成功,卻不太了解成為一個好的設計師要經歷很多。他們總是期望與眾不同,在設計上加入過多的細節,卻忘記了‘少才是真正的多’,好的設計往往只在于畫龍點睛的一筆。”
后記
在同事和朋友的印象中,Gil從來都是團隊中精力最旺盛的那個,他不戴手表,也不喜歡別人提醒他休息的時間,他總是說:“別告訴我什么時間該吃飯,什么時間該睡覺。”更同樣希望身體力行地告訴別人,在年輕的時候,我們就該付出額外的時間去學習。工作以外,他唯一的愛好就是烹飪,他說:“我一直想學做中國菜,以后一定找時間去拜個中國大廚做師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