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登杰副市長、沙海林先生、Ernest Blom先生以及Jeffrey Fischer先生合影
2008年5月12日至15日—— 由世界鉆石交易所聯盟(WFDB)與國際鉆石加工廠商協會(IDMA)共同主辦,上海鉆石交易所(SDE)及中華全國工商業聯合會金銀珠寶業商會鉆石加工專業委員會(CDMA)共同傾力承辦的第33屆世界鉆石大會已于5月12日至15日在上海波特曼麗嘉酒店順利召開。在四天的會議中,來自美國、英國、意大利、比利時、印度、日本等22個國家,29家鉆石交易所的總裁,世界鉆石交易所聯盟及國際鉆石加工廠商協會的高層領導近200人出席了會議,就目前國際鉆石行業現狀及發展前景進行了探討與交流。
1947年7月,首屆世界鉆石大會于比利時安特衛普召開。大會旨在將平時自主管理內部事務的各個會員單位在某個特定時間召集起來,將他們各自的決定統一在一個共同被認可、與時俱進的法例框架中,反對不正常競爭,對世界鉆石行業的發展起到積極推動作用。目前世界鉆石大會每兩年舉行一次,輪流在各會員國舉行。
第33屆世界鉆石大會同時也是世界鉆石交易所聯盟(WFDB)與國際鉆石加工廠商協會(IDMA)召開的2008年工作年會。討論的議題包括各鉆石交易所自上次會議以來的工作內容匯報,選舉產生新一屆委員會組成人員以及新會員國的提名。
“今年,世界鉆石交易所聯盟與國際鉆石加工廠商協會選擇在上海召開第33界世界鉆石大會,并將承辦的重任賦予上海鉆石交易所及中華全國工商業聯合會金銀珠寶業商會鉆石加工專業委員會(CDMA),為此我們感到非常榮幸。”上海鉆石交易所總裁林強先生表示,“世界鉆石大會在中國上海的召開表明了中國鉆石行業的發展已經得到了國際行業專家的重視與認可,我們希望借助世界鉆石大會的平臺,能讓更多世界各地鉆石界的同行們了解中國鉆石行業。”
中國是一個擁有13億人口的大國,同時具備成為世界上主要的珠寶首飾市場的潛力。中國的鉆石產業在如此充滿活力的大環境下,經過近20年的積累和推動,由一個在鉆石領域名不見經傳的國家迅速發展成為僅次于印度的世界第二大鉆石切割王國和全球第四大鉆飾品消費國。每年在中國進行加工的鉆石總量達600萬克拉至650萬克拉,總價值約15億美元。憑借高品質的鉆石加工工藝,中國現在已具備世界一流的鉆石加工行業的生產能力。
作為經國務院批準的中國唯一的鉆石進出口交易平臺,上海鉆石交易所在中國鉆石行業的發展中起到了不可磨滅的重要作用,不僅為國內外鉆石商提供了一個公平、公正、安全的交易場所,同時自2004年10月,上海鉆交所成為世界鉆石交易所聯盟成員以來,始終與世界鉆石交易所聯盟保持著密切的聯系,這為上海鉆交所了解國際鉆石行業的最新情況及在更高層程度上參與國際鉆石業的合作奠定了基礎,對中國鉆石行業更快地發展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對于上海鉆石交易所近年來的發展,上海鉆交所總裁林強先生表示:“自2000年10月上海鉆石交易所建所以來,會員規模從最初的40家發展到目前的211家。交易規模在2002年至2007年的6年間有了較大的發展,交易量由776.40萬克拉上升到1.99億克拉;交易金額從1.57億美金上升到10.7億美金。因此我們很有信心在不長的時間里使上海鉆石交易所真正成為亞洲乃至世界鉆石交易的中樞之一。”
上海鉆石交易所位于陸家嘴金融服務區金茂大廈內,共有2個層面5422平方米。命名為中國鉆石交易中心的鉆石大廈位于浦東世紀大道上,目前已結構封頂,并將于2008年底竣工。大廈建筑面積達4.9萬平方米。隨著全新的鉆石交易中心大樓的落成,未來上海鉆石交易所的規模將有巨大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