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有一枚漂亮的戒指是洪女士的夢想,可花千八百元的買個小戒指戴在手上,對會過日子的她來說,還是覺得挺心疼的。看著姐妹們都擁有自己的鉑金飾品,她的心里也愈來愈癢,于是決定買個鉑金戒指犒勞一下自己。今年2月份,她在設在某超市里的仁和珠寶行相中了一款“白金”戒指,一問價才500多元,她覺得很合算,便滿心歡喜地買回了家。可是剛過1個月,戒指竟然折了。經過交涉,商家同意給她換一枚。怕同規格的戒指再壞,她選了小一點的指環。可不到兩個月,指環的花紋處又出現了三處裂痕,她費盡了周折才終于退了貨。原來,她當純鉑金買回來的白金戒指,竟然不是鉑金的,而是鈀金的。
雖然最終她為自己討回了貨款,可她說為這事自己著急上火又如何能討回損失?她說:“自己當鉑金買的戒指,其實是鈀金的。當時售貨小姐沒明確介紹,自己又不懂,結果把鈀金當鉑金買了回來。”鉑鈀區分有門道
針對洪女士反映的“鉑金首飾”消費事件,消協工作人員說:“雖然目前國內在金銀飾品方面沒有統一的三包規定,但洪女士買的戒指出現的問題,與銷售者對消費者的隱瞞商品質量介紹是有關的。”說起鉑、鈀之間的區別,市消協工作人員介紹,鉑金又稱純白金或真白金,有成色標定的鉑金飾品包括Pt900、Pt950、Pt990。而鈀金,是鉑族金屬的一員,也是銀白色,純度有Pd90和Pd950兩種,輕于鉑,長時間置于空氣中會發灰,市場上常見的有鈀K金和鉑鈀的合金,其價值不高,不適合收藏和保值。目前,市面上有些商家利用鉑金和鈀金外表相似及消費者識別能力的缺乏,以“鈀”充“鉑”,蒙騙消費者。
因此,消協提醒消費者在購買時,要認真識別,以免買錯。在選用時可以用手掂,同樣大小的首飾,鈀金的質量要遠遠輕于鉑金,要仔細識別標志,鉑金的戳號是Pt、鈀金的戳號是Pd。同時也提醒經營者須誠信經營,在銷售鉑金飾品時,當場告知消費者該飾品的名稱、成色,并在發票上用中文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