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去年十一月到春節后,白玉價格一路飛漲,平均價格已經翻番,這是近四五年中的第二次翻番了。為什么白玉價格上漲如此之快?是正常上漲,還是人為炒作的結果?有無價格泡沫成分?白玉上漲有無規律?何種價格走勢最為合理?
任何商品的價格形成無外乎是供給與需求之間所形成的動態平衡關系,它決定了價格和其變化規律,當然也包含白玉在內的任何藝術品和收藏品,從歷史和社會向前發展的總趨勢上講,任何藝術品和收藏品在絕對值上永遠是升值的,但在某一階段上白玉價格的形成受諸多因素的影響,其中包括:
白玉的文化特性 白玉伴隨著中華文明形成發展至今,國人幾乎無人不知,只是對它的感受有不同差異罷了。這就決定了白玉有最為廣泛、深遠的文化消費基礎。這個基礎孕育了巨大的潛在市場。經濟發展和文化的回歸又不斷激活、刺激其發育和成長,伴隨著經濟不斷快速增長,具有深刻文化內涵的白玉,其需求是驚人的。
白玉的稀缺性 白玉料作為一種稀缺藝術品資源和其不可再生性,決定了它供給的先天不足,尤其是以白玉籽料為代表的上乘料源基本上已開采待盡。現在已開采的資源料在人們手中每轉一次,價格就會上漲一次,不斷循環、不斷上漲,這是不可抗拒的規律,也是必然。
盛世收藏 經過多少年的積累,盛世已展現在我們面前,中國的老百姓兜里有錢了,中產階層形成了,千萬、億萬富翁不斷涌現。巨大的財富在不斷催生新財富的同時,也不斷給文化市場注入豐富的營養和能量,使我國傳統的文化藝術品市場重新發育、成長、壯大,這給具有中國特色的白玉市場帶來強大的需求,盛世收藏強烈拉動著白玉市場的價格。
因此說,近些年來白玉價格的急速上漲,總體上講是正常的,可基本排除人為炒作的成分。但問題的關鍵是白玉愛好者如何把握白玉價格的走勢。
一般講,玉料價格+成品加工費=成品市場接受價格。這個公式是一個動態平衡關系,當玉料價格向上變化,市場成品價格就會上升,當價格上升到一定值且穩定一段時間,說明這種價格是合理的,是被市場接受的。而春節過后白玉價格有所回落,估計在20%左右,這說明白玉市場接受價格變化太快,是直線上升,過高過猛的價格使需求暫時相對下降,而這種成交量的下降必然反饋到玉料供給的初級市場。初級市場必定會以暫時的降價來維系成交量,再形成新的動態平衡關系。但這種小幅回落屬正常的局部沖高,再回落震蕩,其降價范圍不應算是泡沫成分,而且現行價格在穩定一段時間后還會上升。
由于這段時間股市和基金市場的利好,會帶走一部分需求,這會使白玉市場價格穩定一段時間。這段時間估計會持續一年左右,這對白玉愛好者是件好事。
白玉的價格上漲,主要是高檔籽料上漲最大(價格翻了一番還要多),中檔料次之,初級料上漲幅度有限。對此,大家要有清醒的認識。不要聽某些商家的“忽悠”,怕再漲價而眉毛胡子一把抓,那就得不償失了。
北京的白玉價格在全國的白玉市場相對價格是最低的,這跟北京的文化底蘊有關。北京的白玉愛好者不但懂玉會欣賞,而且多數人消費心態理智成熟。如果全國的愛好者都能這樣,白玉市場的價格就能平穩上升,這對愛好者和整體白玉市場是有好處的。這樣形成的市場價格走勢最為合理。
分析、了解、判斷、把握白玉價格的走勢很難,但我們還是要去努力掌握它,因為任何事物的發展都是有規律可循的,認清了它,我們的加工企業、愛好者都能從容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