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深圳商報4月6日報道
今日是“世界知識產權日”,互聯網時代知識產權保護面臨新的挑戰。深圳市羅湖區人民法院近日就受理了一起珠寶行業互聯網商標侵權訴訟。一些企業利用互聯網在商標產權上搭便車,專家建議企業既要尊重他人的知識產權,也要保護自身知識產權,既要加強風險防范意識也要健全自身知識產權保護體系。
案件回放
迪韻珠寶訴戴瑞珠寶商標侵權
羅湖區人民法院最近受理一起商標侵權訴訟,迪韻珠寶(Derain)品牌擁有者之一的深圳市沃爾弗斯珠寶實業股份有限公司,起訴戴瑞珠寶(Darry-Ring)品牌方代表香港戴瑞珠寶集團商標侵權,理由是迪韻珠寶(Derain)2017年2月百度搜索 “derain珠寶官網”和“derain鉆戒”時發現,出現在搜索頁第二位的“derain珠寶官網”并非迪韻品牌官網,點擊鏈接后進入的是戴瑞珠寶(Darry-Ring)官網,而且戴瑞珠寶(Darry-Ring)官網在相關網頁上,出現“derain鉆戒實際上指的是Darry Ring鉆戒,在戴瑞珠寶旗下求婚鉆戒品牌”、“Derain其實就是DarryRing,Derain的拼寫是錯誤的”等文字描述內容。
記者跟進
涉事文章已刪除企業尚無回應
深圳商報記者通過互聯網檢索網站網頁,發現戴瑞珠寶(Darry-Ring)網站已刪除相關文章,不過,迪韻珠寶(Derain)品牌負責人、深圳市沃爾弗斯珠寶實業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余德山認為,互聯網鏈接痕跡是刪除不了的,百度搜索“derain珠寶官網”,仍會出現“derain珠寶官網”字樣的戴瑞珠寶(Darry-Ring)官網鏈接。
針對迪韻珠寶(Derain)方面上述說法,記者試圖聯系采訪戴瑞珠寶(Darry-Ring)品牌方代表、香港戴瑞珠寶集團張姓負責人了解情況。但在記者表明身份和采訪意圖后,這位張姓負責人既不接記者的電話,也不回復記者的短信,遲遲沒有就上述問題給出正面解釋和回應。不過據記者了解,戴瑞珠寶(Darry-Ring)方面接到法院通知后,曾找到迪韻珠寶(Derain)公司方面溝通,表示其已經刪除相關文章,還強調相關文章沒什么閱讀量,希望提供兩三萬元賠償后雙方“庭外和解”。
政府態度
鼓勵企業打知識產權官司
“中國珠寶看深圳,深圳珠寶看羅湖,羅湖珠寶看水貝”。據記者了解到,政府部門十分重視珠寶行業,市市場監管局羅湖分局表態,既會加大對知識產權保護,也會在打擊黃金珠寶侵權與假冒偽劣方面“毫不手軟”。羅湖區政府每年投入2億元專項資金扶持黃金珠寶產業發展,其中包括知識產權與標準化獎勵、轉型升級獎勵、設計創新獎勵等,鼓勵和支持相關企業打知識產權官司。以“中國珠寶原創設計維權第一案”為例,TTF珠寶起訴淘寶網一家首飾網店侵權,法院最終判決被告停止生產、賠償15萬元,羅湖區政府隨即給TTF珠寶15萬元的獎勵。
中國知識產權法學研究會副會長、中國政法大學知識產權法研究所所長、博士生導師馮曉青教授認為,互聯網品牌推廣一定要遵守國家法律,尊重他人的知識產權。馮教授說,企業經營者也要注重自身知識產權的保護,加強風險防范意識,健全自身知識產權保護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