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探尋鐘表世界未知秘境的遠航
萬寶龍維萊爾表廠秉承一往無前的先鋒精神,向歷史上最偉大探險家之一留給世人的寶貴財富致敬。157年來,創新、精準和果敢的作風一路引領著維萊爾的制表大師們潛心精研瑞士傳統制表工藝,就像它們當年統御著瓦斯科•達•伽馬的艦隊開始其歷史性遠征一般。
薪火相傳、技法獨到且嚴格承襲瑞士傳統工藝的手工生產,使萬寶龍維萊爾表廠更顯獨一無二。像圣耶米山谷中這座表廠那般對工藝技法傾注無限激情的地方,在世界上幾乎再也無法找出另外一家。1858年以來,這座山谷里的手工制表師們不懈努力并創制出了無數精密機械機芯,為此,他們歷盡艱辛地逐步開發所有組件,直至其具備至高品質和極致精度。
現在,圓柱游絲陀飛輪Geosphères Vasco da Gama腕表即是他們對制表世界未知領域持續探究的最新成果,這是一款前所未有的時計:配備圓柱游絲陀飛輪,兼具獨特的三重時區指示功能。此限量發行18枚的圓柱游絲陀飛輪Geosphères Vasco da Gama腕表極具革命意義,以其超卓性能與精工之美將高級制表的境界雕琢至嶄新高度。
新航路的發現者
瓦斯科•達•伽馬于1497年7月8日率領一支由4艘艦船組成的小型艦隊從里斯本的萊斯特羅港啟航。他的旗艦是載有60名船員的圣加布里埃爾號(Sao Gabriel)大帆船。該船重120噸,長27米,寬8.5米,吃水深度達2.3米,全滿帆時的船帆總面積為372平方米。瓦斯科·達·伽馬的目的地是印度海岸。如果探險成功,他將成為開辟直達印度以南海路的首位航海家。如今,我們知道他做到了。這使得他成功繞過阿拉伯、波斯、土耳其和威尼斯的中間商,將價格高昂的胡椒等香料及珍貴寶石等貨物運回歐洲。通過此次航行及之后的數次探險,葡萄牙鞏固了本國海上貿易角頭的地位。瓦斯科·達·伽馬探險的成功最終歸功于船長的勇敢無畏、對行動的渴望、面對風險的勇氣,最重要的是對精確度的把控。——這個特質對于今天的高級制表業來說也是同等重要。
1497年11月4日,船隊抵達非洲西南海岸的圣海倫娜灣。幾天后,三艘葡萄牙船只繞好望角航行了一個大圓弧,于11月25日抵達莫塞爾貝。1498年5月20日,瓦斯科·達·伽馬最終抵達馬拉巴爾海岸卡里庫特附近的印度。這是歐洲船只首次通過非洲南端周圍的航路抵達印度。1498年10月8日,瓦斯科·達·伽馬的艦隊滿載豐富珍貴的香料,開始返回葡萄牙。1499年7月10日,他的首艘艦船返回故土。9月9日,瓦斯科·達·伽馬回到里斯本,國王舉辦慶功宴歡迎他凱旋而歸。經過這次遠航,瓦斯科•達•伽馬成了第一位找到從歐洲前往印度安全且穩妥海路的歐洲人,且因此為南北半球之間的互通搭建了橋梁。他的壯舉使兩個半球上人們的生活從此產生了聯系,不僅僅包括地域方面的聯系,同時還包括商業和文化。萬寶龍維萊爾系列陀飛輪Geosphères腕表旨在向這位偉大的探險家致敬,同時也希冀以此腕表搭建連通兩個半球的時間之橋。
萬寶龍圓柱游絲陀飛輪Geosphères Vasco da Gama腕表
多年以來,萬寶龍及其維萊爾表廠已推出了多款盡展這家具有悠久傳統而且廣受敬仰的制表廠工匠們綜合技能水準的獨特時計。現在,其開發設計人員與制表師再次調動其全部專業知識,為全新的萬寶龍Vasco da Gama腕表系列打造一款計時精準的“旗艦”。而鼓舞萬寶龍不斷前行并促使其制表大師不懈追求至高制表成就的正是瓦斯科•達•伽馬對發現新世界的渴望與其堅定不移的無畏氣概。
圓柱游絲陀飛輪Geosphères Vasco da Gama已絕非一款普通意義上的復雜腕表,它是在鐘表上舉行的一場無與倫比的盛大表演。47毫米直徑的大氣表殼環繞著三維立體表盤,誠意邀您細細品鑒。手動上鏈陀飛輪Calibre MB M68.40機芯由281個組件構成并支持多種功能,堪稱史無前例:以小時與分鐘形式顯示三重時區和本地時間;在6點鐘位置設有一個三維立體12小時指南針持續指示出發地時間且獨立可調;還有一對標有全球24個時區的地球儀,顯示晝夜的流逝與更迭。兩個半球上的微型雕刻畫以浮雕方式勾勒出了各大洲的輪廓、分界線及將它們分隔開來的海洋。對這款腕表的佩戴者來說,時間的流逝將成為令人印象深刻且又每天出現的日常景象,還會讓其聯想起瓦斯科•達•伽馬于1497年遠航穿越兩個半球所發現的這條海上航路。
表盤
其18K金質表盤由高低錯落的兩部分構成。受與眾不同的雙地球儀啟發,萬寶龍設計師大膽采用了圓輪造型和圓形飾面。表盤上部用于安裝陀飛輪及其弧形凹面鏡面拋光陀飛輪夾板。扭索紋精致飾面:手工鏤刻的扭索紋,為陀飛輪機制左側與右側的組件增色不少,在靈感源于瓦斯科•達•伽馬在世界各地海洋上遠航的波浪底紋映襯下更顯靈動飄逸。表盤下方則是兩只地球儀以及以三維立體指南針形式顯示的出發地時間。指南針上的指針分別用來指示小時和分鐘,也飾有類似的波紋。
地球儀
此處的地球儀可動態演示北半球與南半球的晝夜更迭。上面還精心繪制了經線和緯線。表盤上的兩只地球儀位置固定不動,而兩個24小時制世界時間指示盤則每天自轉一次。北半球的指針順時針轉動;南半球的指針則逆時針旋轉。這使得腕表佩戴者可在一天中的任意時刻查看當前南北半球中各自為陽光照亮的部分,及背離太陽的部分。在經線經度幫助下,觀者可按兩個計時盤上的24小時制世界時間顯示世界任何位置的當前時間。
羅盤玫瑰設計
在圓柱游絲陀飛輪Geosphères Vasco da Gama腕表表盤6點鐘位置設有能夠持續指示出發地時間且獨立可調的家鄉時顯示裝置,其設計靈感源自發現者紀念碑(Padrão dos Descobrimentos)基座上巨大的大理石羅盤。該座紀念碑矗立在里斯本的貝倫民政教區,是為紀念葡萄牙的發現者而建。腕表上呈現的羅盤玫瑰設計共由四部分組成,每一部分都是全手工制作、手工裝飾,堪比一套小型雕塑。
陀飛輪
萬寶龍開發出了由99組件構成的帶圓柱形游絲的陀飛輪機構,來精確設定機械能在約48小時內從發條盒經傳動系一路呈線性傳導至由288個組件構成的手動上鏈Calibre MB M68.40機芯的擒縱機構的節奏。其平衡擺輪的振頻為每小時18,000次(2.5赫茲)。利用其14.5毫米的直徑,此擺輪的轉動慣量能達到59mgcm²。時下僅有少數表廠聘用了具備必需工藝和訣竅的工匠來自行制造其擺輪與游絲。而若非具備了此等能力,萬寶龍也決無可能開發出圓柱游絲陀飛輪Geosphères Vasco da Gama腕表所需的圓柱游絲。
與扁平游絲不同,圓柱游絲被視為最佳之選,只用在最好且最昂貴的航海天文鐘上。寶貴的航海時計對海員來說必不可少,因為只有在一枚能長期持續以極高精度顯示正確時間的時計幫助下,水手才能確定自己在茫茫大海上的確切經度。這種情況時至今日亦未曾改變,圓柱游絲如今依然是至高精度的象征。任何其它形式的游絲都不具備與之媲美的振蕩規律性,因為相比傳統型的扁平游絲,圓柱游絲的重心更接近于其芯軸。而萬寶龍制表師們所面臨的挑戰就是:如何將此類游絲小型化,并安裝至腕表的陀飛輪機構上。然而因其沿承至今的高度內部制造傳統,加之經年累月的技藝積淀,萬寶龍維萊爾表廠的專家們最終創制出的卻不只是一根單純的圓柱游絲:他們還特地為其附上了兩根菲利普斯終端曲線。兩處螺旋線頂端的向上曲率有助于大幅改善游絲“震蕩節奏”的規律性,從而進一步降低了機構的等時性誤差。這款萬寶龍杰作由此實現了每天偏差不超過三秒的高計時精度。
該陀飛輪夾板呈雙曲面無限環圈樣式、立體感十足,造型美觀而與眾不同,在其下方,這陀飛輪框架每六十秒圍繞軸心旋轉一周。在圓柱游絲陀飛輪Geosphères Vasco da Gama腕表上,萬寶龍的陀飛輪夾板首次從其通常典型的的水平狀變作了凹面樣式。由此而與表盤上的兩只地球儀形成了完美呼應。打造這款獨特的陀飛輪夾板并為之配以絕對完美的鏡面效果,需要一位制表大師全手工精心制作七天以上。
運行
圓柱游絲陀飛輪Geosphères Vasco da Gama腕表的指針可通過表冠設置,其8點鐘位置設有矩形按鈕,并在4點鐘位置的表殼側面嵌有圓形按鈕。將表冠向外拉出后,用戶即可重設本地時間,同時沿兩只地球儀的24小時時區線調整世界時間顯示。表殼上的相應按鈕則用于微調本地時間及6點鐘所設的指南針上顯示的出發地時間。一旦所有指針均已正確完成同步,則可通過按下8點鐘位置的按鈕來一步設置基于不同時區的新本地時間。操作此按鈕,每次只會將所有時間提前一小時;它不影響表盤中心的分鐘顯示,也不會改變6點鐘位置顯示的出發地時間,或沿著地球儀方向顯示的兩個時間。如在旅行中,則腕表的主人可輕松地根據時針和分針顯示讀取本地時間,并在6點鐘位置觀看出發地時間,同時參照沿兩只地球儀分列的24小時刻度線了解世界任意其它地方的時間。
表殼
萬寶龍16¾ 法分的Calibre MB M68.40機芯搭載于一款直徑47毫米、高15.38毫米的玫瑰金表殼內。其皮表內外均由鱷魚皮制成,扣接在兩對經手工精心打磨的圓形表耳之間。表背刻有按24個時區順序分布的南北半球各24座城市的名稱。藍寶石水晶玻璃表背鐫刻從“01/18”到“18/18”的限量序列號以及型號“111675”。
位于瑞士汝拉地區的萬寶龍維萊爾表廠
表廠一般有兩種:要么是一家以超現代化技術制造鐘表的新制造廠,要么是一個歷史悠久、嚴格遵守傳統技法的制表工坊——在那里,時間似乎凝固成為永恒。在后者中,只有少數仍傳承至今。萬寶龍表廠就是其中之一,其前身是坐落在瑞士汝拉地區維萊爾的美耐華(Miverva)表廠。在維萊爾過去157年的發展史上,彰顯出“致力于打造具備始終領先于時代的復雜功能的獨特時計”的鮮明特征。這些腕表均采用傳統制表方法,幾乎完全未受到工業革命的影響。傳統技藝歷經歲月沉積而日益淳厚,在當前的制表業界,歷史悠久且品質上乘的工藝占據了主導地位,而其技術前沿則由制表大師們本人牢牢掌控,而非由那些只能機械重復分配給其任務的、沒有靈魂的、由計算機操控的機器把持。對經典鐘表傳統的依賴和對最高境界的追求是令萬寶龍維萊爾表廠屹立今世的卓然特質。正是這些內涵,在鐘表收藏家與愛好者間再度激起了對那些以至深精誠手工打造的工藝精湛、品質卓越的時計的激情。這些特征完整精辟地詮釋了“奢侈品”這個詞的真正含義:萬寶龍美耐華表廠的限量生產決定當然不會是一時興起而作出的,而是基于其年度產能嚴格測定的專供數量。
萬寶龍維萊爾系列圓柱游絲陀飛輪Geosphères Vasco da Gama腕表
產品型號 111675
機芯 萬寶龍自制Calibre MB M68.40機芯
機芯類型 帶一分鐘陀飛輪與圓柱游絲的手動上鏈機械機芯;提供包括本地時間、出發時間與世界時間的三重時區指示
尺寸 直徑 = 16¾法分(38.40毫米);厚度=10.50毫米
組件數量 288,含陀飛輪框架上的91個組件
軸承寶石數量 18
動力儲備 約48小時
擺輪 螺絲擺輪,直徑14.5毫米;轉動慣量=59mgcm²
振頻 18,000次/小時(2.5赫茲)
游絲 帶雙菲利普斯終端曲線的圓柱游絲
陀飛輪 帶圓柱游絲及手工制雙無限夾板的一分鐘陀飛輪
主夾板 鍍銠鎳銀,兩側飾圓形粒紋
夾板 鍍銠鎳銀,飾日內瓦波紋
運轉輪系 鍍金、琢面臂、鉆石拋光表面
手表顯示 當地時間:中央,小時和分鐘
出發地時間:位于6點鐘位置的一根指針
世界時間:南北半球的各24小時時區
產品特點
表殼 18K玫瑰金(5N)
表鏡 拱形防刮擦雙面防反射藍寶石水晶玻璃表鏡
表背 旋入式18K玫瑰金(5N)表背,鐫刻南北兩半球各24座城市名稱,附有嵌入式藍寶石水晶玻璃視窗
尺寸 直徑= 47毫米,高度=15.38毫米
防水密封性能 3巴
表盤 18K黃金,陀飛輪框架周圍飾手工雕紋波浪圖案,陀飛輪帶圓柱游絲及雙無限夾板。24小時世界時間顯示的雙計時盤,帶手繪微縮版海洋與雕刻版大陸輪廓及子午線的雙地球儀(北半球居左、南半球居右)晝夜更迭循環顯示。6點鐘位置的三維手工雕刻rose des vents副表盤上顯示出發地時間;18K金質紅色時針與分針及6點鐘位置的藍色出發地時間指針。
表冠 18K玫瑰金(5N)表冠鑲嵌珍珠母貝萬寶龍標志
按鈕 8點鐘位置設有本地時間按鈕,4點鐘位置設有出發地時間校正按鈕
表帶 手工縫制黑色鱷魚皮表帶,表帶內里也為鱷魚皮,18K玫瑰金(5N)折疊式表扣
限量 18枚
價格 250,000歐元,含19%的德國增值稅。
關于萬寶龍
品牌創立至今,萬寶龍在百余年中始終堅持以傳統底蘊與至臻工藝打造每一款產品。對于設計和品質的永不妥協使萬寶龍成功塑造出足以傳世的經典之作,萬寶龍六角白星標志寓意品牌矢志追求的品質之巔,并在每一款書寫工具、鐘表時計、皮具、配件、香氛及眼鏡產品中得以體現。萬寶龍工坊在推動文化領域發展的同時詮釋出對不斷追求卓越的承諾。植根于書寫文化領域的萬寶龍始終在文化領域扮演著重要角色。通過不同類型的國際化活動,品牌在當代文化事業中持續書寫出宏偉篇章,并在世界文化長河中占據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