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飾是人類追求生活美的集錦之一。上海中心城區的文化街巷,正在成為新銳首飾設計工作室的匯集地。目前,“新銳首飾設計師推廣基地”已集聚了100多名才華橫溢的設計師,有各種來自線上或線下的不同活動。黃浦區的紹興路、長樂路、巨鹿路,看得到越來越多的新銳首飾設計師開設的個人獨立工作室。去年,中國臺灣“朱的寶飾”創始人林芳朱帶著富有古典精神的現代珠寶首飾藝術落戶上海,將其大陸第一家品牌店設在了外灘18號。
“時尚產業是長跑不是短跑,所以要耐心培育,精心呵護我們自己的新銳設計力量。”上海工藝美術行業協會秘書長朱建中接受記者采訪時說,首飾行業“80后”、“90后”設計師不少是從國外留學歸來,吸收了一些西方文化,但還需要引導他們從中華五千年傳統文化中發掘自己的“經”、“脈”、“魂”,只有這樣才能發展我們自己的時尚。
為了培育我們自己的時尚設計力量,去年,上海舉辦了首屆首飾藝術博覽會。博覽會集聚了國內外首飾設計師的作品展示,形成了交流技藝、設計思路和心得的平臺。博覽會組委會還邀請了中國新音樂代表人物、“世界看見”中國民族文化保護與發展親善行動創始人朱哲琴作主題演講。而前不久,為期五天的第二屆上海首飾藝術博覽會剛剛在黃浦區豫園萬麗酒店落下帷幕,以融合、交流,以創新的設計理念和思路,打造“新銳首飾設計師推廣基地”,演繹“上海工藝美術產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博覽會上,旅德華人跨界藝術家王小慧也來到現場,與設計師們互動交流。
朱建中介紹,《上海工藝美術產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14-2016)》由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發布,于今年9月正式啟動。該行動計劃確立的2014至2016年上海工藝美術產業16個重點項目中,有4個重點項目落戶黃浦區,黃浦區的總量位列全市第一。這4個重點項目包括“上海國際黃金珠寶商貿功能區”、“新銳首飾設計師推廣基地”、“海派玉雕創新提升項目”和“手工藝藝術品金融服務平臺”。
“新銳首飾設計師主要來自長三角等上海臨近城市,同時還有包括北京等地的高校藝術設計專業的碩士畢業生。”朱建中介紹,這些設計師大多有益開設獨立設計工作室,但在注冊、場地、資金和設施等方面遭遇種種困難。“新銳首飾設計師推廣基地”旨在培育推動他們走上創業之路,希望通過這個平臺上,有更多企業家能發現新銳設計師的潛在價值。行業組織也會將優秀的設計師推薦給設計企業,使他們更快與市場對接。目前,“新銳首飾設計師推廣基地”集聚起的百余位設計師,已經成為上海首飾設計的一股重要“新勢力”。
時尚需要滿足民眾的需求,創意最終要為生活或來到這個城市的人服務,唯有這樣,上海才能真正成為“時尚設計之都”。朱建中比劃起胸前佩戴的木制飾品說,“要滿足民眾的需求,我們的首飾設計就應該是百花齊放的,是根據皮膚、身高和興趣等各方面為每個人量身定制的,因為首飾代表著每個人的不同個性”。朱建中考察時發現,中國臺灣的首飾設計師工作室往往都是家族式的小企業,有的專做琥珀,有的專做瑪瑙,有的專做翡翠,每家風格都不一樣,涉及的領域也不盡相同。在他看來,上海未來的首飾發展趨勢也一定是細分的,首飾設計人才必將會走上一條個性化的獨立設計師之路,因此,要給他們提供更多自由發展的空間、更好的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