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tremely Sparkling (極致閃耀)
美鉆爭輝
將捕捉到的光線反射,令珠寶綻放璀璨光芒,這是Piaget伯爵全新系列巧妙用色外另一主要的風格特色。為此,品牌大量使用鉆石作為手鏈、項鏈或指環上的主石,有的以美鉆鋪鑲耳環,勾勒璀璨的珠寶輪廓;有的甚至以雙行鋪鑲的方式點綴表盤。精湛的技藝,包括圓形、馬眼形或梯形切割,都盡顯眼前。
2014年全新系列中有一件矚目精品項鏈,以馬眼形切割鉆石圍攏兩顆瑰麗祖母綠,這款項鏈備有兩種配戴方式。繾綣女士粉頸,延伸至背部的一段可拆除的鉆石項鏈,隨搖曳的身段舞弄光影,拆卸后則可蛻變為更清麗簡潔的造型。
另一醉人款式是鑲嵌黑瑪瑙和美鉆的手鏈。中央的主體設計為一顆重6克拉的鏡框形切割(portrait-cut)鉆石。從前用以裝幀摯愛畫像的鏡框,以其外形切割鉆石,寬大、細致且明凈剔透,盡顯寶石切割工匠登峰造極的工藝水平。這顆重6克拉的鏡框形切割(portrait-cut)呈全平面祖母綠切割樣式。Piaget伯爵以拋光多切割面金質底座,帶出鉆石深邃迷人的光彩。手鏈的設計揉合珠寶及腕表元素,是一件內有乾坤的珠寶——開啟鉆石表蓋即能展現黑瑪瑙神秘表盤。
兩項非凡的切割工藝,將鉆石閃爍的光芒淋漓盡致地釋放:由Piaget伯爵于1960年代推至技術高峰的襯裙式鑲嵌(petticoat setting),其效果就如同令高級晚裝搖曳生姿的襯裙,以爪鑲技術鑲嵌一至兩行馬眼形切割鉆石,詮釋如同布料般輕靈流麗的動態。起伏有致的寶石映照著珠寶瑰麗動人的華彩。在此次展出的系列中,這枚戒指彰顯品牌運用此技術的水平已達鬼斧神工的境界。
而另一種更出類拔萃的鑲嵌技術,名為“娃娃領(col Claudine)”。長項鏈表上的美鉆賦予璀璨的彩輝。重2克拉的圓形切割中央主石,以數百顆馬眼形、圓形、梨形或方形切割美鉆圍攏。每顆寶石的鑲嵌均經過細心考量,完美配合每顆寶石的特性,以無比細致的巧手將寶石顆顆相連。此技術令切割成不同形狀的寶石構成瑰麗無瑕的珠寶。此項鏈亦為系列其中一件瑰寶。以全部美鉆鑲嵌,中央的鑲鉆垂飾隨柳腰款擺。項鏈末端的26厘米鏤雕圓球垂飾還內藏腕表,這件融合長、短項鏈于一身完美杰作,同樣巧妙地揉合珠寶及制表工藝。
馬眼形切割鉆石,Piaget伯爵經典特色
整個系列共鑲嵌逾 1,500顆馬眼形切割美鉆,由Piaget伯爵寶石采購部門歷經數月的時間,從世界各地搜羅所得。
馬眼形切割方式令鉆石別具奪目耀彩。從中心散射的火彩貫徹馬眼的兩端。馬眼形切割技術一直是Piaget伯爵高級珠寶的經典特色。其中,Piaget伯爵典藏系列中歷史最悠久的作品,即包括以美鉆和祖母綠鑲嵌的項鏈及長耳環。這套于1970年代創作的珠寶,全部以馬眼形切割美鉆鑲嵌。
這項由Piaget伯爵承傳逾半世紀的鉆石切割技術,于2014年攀越登峰造極的境界。多款高級珠寶以馬眼形鉆石鑲嵌,自中央向兩端收窄的造型,令鉆石別具輕靈動態,即使同時鑲嵌多顆美鉆仍不覺沉重累贅;更可搭配光彩閃耀的寶石,如這款以藍寶石主石墜飾襯以馬眼形切割美鉆的項鏈。藍寶石下方懸著多串精致的美鉆和馬眼形切割鉆石,為珠寶添上搖曳動態。
傳說馬眼形切割技術由法國國王路易十五(1770-1774)委托工匠研制,作為對最寵愛的情婦蓬帕杜侯爵夫人(1721-1764) 的獻禮。蓬帕杜侯爵夫人是藝術的倡導者,亦是當時巴黎最高貴典雅的女士,熱愛珍貴寶石,擁有豐富的珠寶藏品。共55個切割面的馬眼形切割是較古老的“滴錐形切割(navette cut)”技術的改良版本,兩者形狀相似,但后者相對粗糙。
蓬帕杜侯爵夫人是法式奢華的代表者,啟發引領了18世紀多項嶄新的珠寶工藝技術。她酷愛硬質寶石,更喜歡以刻面硬質寶石妝點手鏈扣。她也鐘愛當時的彩色珠寶作品。18世紀的珠寶潮流青睞以金箔或者彩色金屬片作為鑲嵌鉆石的底座,讓美鉆綻放粉紅、蔚藍和翠綠色調。
馬眼形切割鉆石、硬質寶石、光彩閃耀的用色、手鐲表、長項鏈,是Piaget伯爵 2014年系列獨具非凡感染力的象征,想必也能獲得蓬帕杜侯爵夫人的贊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