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珠寶精品導購互動平臺 投稿
近日來一個新趨勢在珠寶設計界流行起來:設計師正在模糊款式與款式之間的界限。這種“多功能性”不僅是珠寶外觀的變形,而是從一個款式根本轉變為另一款式。這種變形有可能是設計使然,亦有可能出于意外,但它為珠寶帶來的附加價值一定會讓珠寶愛好者得到超乎預期的回報。
珠寶界的“變形金剛”
在洛杉磯的珠寶設計師Erica Courtney看來,客戶的反饋是促使她設計“多功能性”珠寶的原動力。她設計的耳環,可以移除吊墜和垂鏈。“有一次客戶跟我講:‘我希望珠寶的款式可以常變常新,這樣就不用在衣著上傷腦筋,只用穿著簡單大方的基本款就行。我希望給客戶展示一款珠寶不同的佩戴方式以及如何用這些新珠寶和她們已有的混搭。”Courtney談到她對珠寶變形的理解。
Pamela Froman設計了一款大頭釘耳環,配有可拆卸或更換的耳墜,這樣她的寶寶就不會在抓掉耳環的時候弄疼她了。“這款耳環是我的第一個多功能性珠寶設計。由此開始,我又設計了可翻轉拆分垂飾的項鏈——一條項鏈,但有多種吊墜寶石供女性選擇。”Victor Velya、Phillips House、Vanessa Leu、Nam Cho和Temple St.Clair等品牌都有小的耳釘和耳環,佩戴者可以加上不同的耳墜,也可以單獨佩戴。Sorellina的蛇形流蘇耳環和Fernando Jorge的金絲寶石耳墜都可以從小的耳圈變成懸垂式的長耳環。
“我們將腦海中的想法變成真實,”Kim Carosella說,她和姐姐Nicole一起創辦了珠寶品牌Sorellina,“我們心中的繆斯女性是一個都會魔術師,她帶著耳圈去辦公室,到了晚間派對,將耳圈放下了,形成一條長長的流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