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開的“三角花”
19世紀末,在新興中產階級追求古典風潮的影響下,卡地亞(Cariter)花環風格三角胸衣胸針應運而生。這款三角胸衣胸針做工精湛,細看之下,其設計造型與中國商周時期的饕餮紋組合擁有許多相似之處。中國商周時期的類似紋飾多運用于權貴重器之上,顯得莊嚴而威猛,結構嚴謹。二者的高貴、神秘有著異曲同工之妙。當然這件珠寶也與人類社會的變遷息息相關。因為尺寸較大,同時又鑲嵌了許多珍貴的寶石,所以增加了胸針的重量,其重量超過普通的胸針,如果沒有緊身胸衣,這件作品是不可能佩戴在服裝上的。當緊身胸衣逐漸淡出人們的生活,這件胸衣胸針歷經百余年依舊保存完好,其巨大的藝術價值成就了珠寶史上的一個奇跡。
飛來的“愛情鳥”
2009年在一片全球節能省碳的風氣下,以往show off的華麗風格不再復見,反而精致典雅的胸針再次卷土重來,重新登上流行寶座,成為低調不張狂,卻能展現質感和品味的最佳象征。而這只飛來的“愛情鳥”就是海瑞·溫斯頓(Harry Winston)彩繪系列。愛情鳥鉆石胸針讓人聯想起20年代海員水手的刺青圖紋,可組合亦可拆成3枚單獨佩戴,象征著戀人間海枯石爛深情無悔的忠貞摯愛。這件胸針將珠寶與傳統的美國刺青設計做了最完美奢華的演繹。
優雅的“孔雀扇”
還記得17世紀歐洲貴婦們手中拿著的用各色羽毛編織的扇子嗎?羽毛扇動,目光流轉,既起到猶抱琵琶半遮面的朦朧美,又是一種貴族們重要的配飾,顯得優雅、高貴,如今我們已能夠把這份優雅佩戴于胸前。2013年,蒂芙尼(Tiffany)呈現華麗的 Blue Book系列胸針。蒂芙尼扇形鉑金鑲鉆石胸針,體現出濃濃的爵士風格,靈感源自古董設計,展開的扇翼像一只開了屏的孔雀,向我們訴說著珠寶設計的迷人與美麗,優雅中帶著時尚。
胸針這個從古至今都在人們生活中扮演重要地位的飾品,既體現了人類發展的文明史,又展示了不同時期珠寶的設計藝術價值。從拿破侖三世皇后歐仁妮佩戴的蝴蝶結胸針,到世人皆知的“不愛江山愛美人”的英王愛德華送給美國離異平民女子辛普森的定情信物“獵豹”胸針;從歐洲最美皇后佩戴的“茜茜公主之星”(庫切爾特鉆石珍珠胸針),到本世紀影視圈最著名的婚外情故事,理查德·伯頓送給伊麗莎白·泰勒的海豚胸針;從英國伊麗莎白女王佩戴的威廉姆森粉鉆花束胸針,到格里高利·派克送給奧黛麗·赫本并陪伴她一生的蝴蝶胸針。這些珠寶胸針所散發出來的璀璨光芒將與那些傳奇的故事一起永遠的流傳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