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0日,國際黃金在歐洲開盤后瘋狂跳水,盤中一度跌逾5%,1303.3美元/盎司,跌破4月12日黃金崩盤所創(chuàng)1321美元低點,刷新三年來金價新低。截至北京時間18:20,金價再度下跌84.6美元,跌幅高達6.16%,報每盎司1289.4美元,并繼續(xù)向1200美元探底。
此輪金價重挫比4、5月份的暴跌行情更為慘烈,但這對“中國大媽”與“印度新娘”而言,無疑是搶購黃金的更佳時機,只是每回抄底似乎都在半山腰上,當時瘋狂搶金持有的已“被套”,本輪金價更低,“中國大媽”“印度新娘”還會繼續(xù)“拼跌”嗎?
今年第三輪暴跌
“中國大媽”會更瘋狂?
北京時間6月20日凌晨,美聯儲主席伯南克發(fā)布會上稱,美聯儲很可能從今年末開始縮減“量化寬松”計劃的規(guī)模,至2014年中結束QE。伯南克言論之后,美元指數大漲,紐約商品交易所(COMEX)黃金期貨開始崩盤式暴跌,跌幅高達5%,黃金A股市場哀鴻一片,美股仍不斷走強,徹底摧毀了黃金多頭的可能性。
隨著國際金價暴跌,21日國內金店紛紛宣布再次下調金價,周大福、周生生、六福珠寶金飾品降至每克349元,“中國黃金投資理財第一家”瑞金國際報出金條基礎價格每克261元,比4月份金飾每克378元、金條每克290元明顯低得多。
當初4.12暴跌一輪,“中國大媽”鯨吞價值1000億元人民幣的實物黃金300噸,約占全球黃金年產量的10%,香港及內地各大金店均被搶斷貨,亞洲一度出現短暫性金荒,創(chuàng)造了黃金有史以來最猛烈的“銷售神話”。如今金價暴跌,不少專家紛紛表示,當時搶購黃金的中國大媽被套牢,只有少數人盈利。
實際上,不少媒體對當時搶金潮的“中國大媽”作出過采訪和調查。對于炒黃金的投資者來說,金價大跌大漲,都有被無情套牢的可能性,操作者必須極其謹慎。但是大部分普通市民購買實物黃金并非為了投機黃金,他們看重的是黃金的保值屬性和收藏功能。
黃金開采成本不斷提高,全球金礦供給有限,未來必定保有一定價值,不會“崩盤”。他們認為,金條一般是作為收藏品,將來留給兒女后代,以備未來不時之需,長期來看黃金具有穩(wěn)定的保值和收藏價值。金飾則能作為婚慶嫁妝、裝飾品或節(jié)日禮品送人,基本上不會回購盈利,“被套牢”的說法或許有些片面。
瑞金國際營銷總監(jiān)王麗表示,今年以來,黃金每克已累計下調至少60元,幅度如此之大在以往十分罕見。對于此前高位買入黃金的消費者而言,現在正是攤低成本的絕佳機會。
“印度新娘非黃金不嫁”
剛性需求旺盛難抑
印度財政部發(fā)言人D.S. Malik表示,印度5月黃金進口增至162噸,是2011年平均每月進口量的兩倍,這是繼4月份起黃金進口量再次攀升,不得不歸功于“印度新娘”的“抗戰(zhàn)勝利”。
作為世界上最大黃金消費國,印度每年有大約1千萬新娘出嫁,而大部分印度人都選擇金飾作為嫁妝,甚至將其視為最重要的出嫁條件之一。在印度文化和宗教中,黃金代表幸運、財富和繁榮。依據傳統,印度教徒的女兒出嫁時會得到金飾,象征女子財富,大多數家庭會竭盡所能購買。
在印度人的傳統觀念中,黃金首飾是女性身份的象征,更是日常生活必備的裝飾品。新娘在婚禮中佩戴黃金飾品越多,家族地位越富貴顯赫。國際金價下跌大大激活了“印度新娘”的黃金需求,黃金購買量迅速井噴。
世界黃金協會估計,今年印度的黃金需求量將比上年同期增長150%,這一潛在增速超出了大部分人的預期。印度政府認為,黃金大量涌入是造成盧比貶值的重要原因,黃金的旺盛需求為印度帶來巨額外貿赤字,未來極有可能出臺更多措施來抑制黃金購買以降低進口量。
今年1月,印度已經將黃金進口關稅之前的4%至6%,以此抑制黃金進口。此后屢次上調了黃金進口關稅,但效果并不顯著。業(yè)內人士認為,印度黃金市場規(guī)模龐大,每當金價走勢出現疲軟之時,印度消費者“剛需”的重要性愈發(fā)凸顯出來,隨著10月份印度婚嫁旺季的到來,本輪暴跌或將促進“印度新娘”加強與印度政府的黃金博弈,在印度旺盛的剛性需求推動下,國際黃金價格短期內或將回調走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