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第二大奢侈品集團歷峰最近對于自己的時尚配飾業務可謂是一籌莫展。雖然旗下兩大珠寶世家Cartier和Van Cleef & Arpels通過上一財年強勁表現令集團整體盈利水平大幅提升,卻被時裝這條“后腿”拖得光彩盡失。
歷峰的時裝配飾業務包括男裝品牌Dunhill、時裝配飾品牌Chloé和Lancel、高級女裝品牌AzzedineAlaia、Shanghai Tang以及奢侈品電商Net-A-Porter集團。Dunhill在碩果僅存的亞洲市場殊死掙扎,面對越活越年輕的倫敦老鄉Burberry的數字化挑戰顯然力不從心;Chloé曾經那么風光無限,60年前成為高級成衣概念的開創者,第一個讓高級時裝走出裁縫店、掛上了貨架。而今天看來我真的不知道其“Paraty”包老本兒還能吃上幾年;至于Lancel,雖然請來Coco Racha大做“動起來”的時髦廣告,但巴黎人還是會一撇嘴,根本不承認它是奢侈品。更不用說Shanghai Tang的時代也已經結束,想想看曾經香港畢打街那座帥氣的上海灘大樓如今已被赤裸上身的Abercrombie & Fitch帥小伙兒攻占;而Alaia這個小眾的高定牌子,指望他賺賺口碑還行。
根據歷峰2013財年第一季度財報顯示,Cartier和Van Cleef & Arpels經營利潤比2009年增長了134%,而時裝配飾業務在過去5年間卻基本在入不敷出的溫飽線上掙扎,對集團幾乎沒有利潤貢獻。以至于有分析師猜測歷峰賣掉這部分生意估計就是眼前的事兒了。面對Cartier和Van Cleef & Arpels 2013財年平均35%的利潤率和其它腕表品牌(Montblanc除外)平均27%的利潤率,時裝配飾業務零左右利潤率的確太不像話了,徹底帶衰整個公司。
就在歷峰近日發布上一財年財報之后一周內,歷峰時尚配飾業務又發生了兩起高管離職事件,仿佛正在印證分析師的猜測。先是宣布時尚配飾業務的CEO Marty Wikstrom將卸任(立即生效),但離職原因未對外公布Wikstrom在2009年起擔任此職位,在改善此業務單元的盈利表現上被集團寄予厚望。然而事與愿違,堅持四年在外人看來已屬不易。登喜路的CEO也不是個好干的活兒,2012年11月前Furla的CEO EraldoPoletto開始執掌登喜路,但就在幾天前媒體又爆出剛換帥1年半的登喜路又迎來新任CEO FabrizioCardinali,他此前擔任Lancel的CEO。
還好歷峰75%的主流業務由珠寶和腕表所統領,彌補了短板的缺憾。
在2013財年,歷峰增長最快的珠寶業務營業額較前一財年提升21%,占到集團整體營業額的27%。此外,集團旗下所有珠寶和腕表品牌(Montblanc除外)的平均營業利潤率也高達32%,遠高于同期Tiffany & Co.的17%和LVMH腕表珠寶部門的11%。而也正是因為珠寶業務的極高盈利,才使得歷峰集團的整體盈利水平(23.9%)可以與斯沃琪集團(Swatch Group)的25.9%相抗衡。
最后還不能忘了提一嘴名士表(Baume & Mercier)。歷峰集團聯席CEO Bernard Fornas在最近的2013財年發布會上說道:“(歷峰旗下)所有腕表品牌,除了Baume & Mercier,都取得了強勁的銷售業績。”在法國擁有不錯口碑的Baume & Mercier在新興市場卻表現得差強人意。在中國,人們聽到歷峰旗下的每個腕表品牌,都能或多或少產生一些印象聯想。唯獨Baume & Mercier,還讓人停留在曾經張學友代言的廣告上,但那已是4年前的事了。今年初,歷峰宣布了與周大福成立合資公司,合資公司負責在中國內地銷售Baume & Mercier。如何在高端制表商和斯沃琪集團旗下諸多搶占市場領導地位的中高端腕表夾擊之下突出重圍,應該是此品牌最頭疼的難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