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4月,一群說法語的瑞士人,聚集在說德語的瑞士城市巴塞爾,向無數說各國語言的人展示他們的驕傲——鐘表。這也許就是當今世界頂級鐘表、珠寶專業展會——巴塞爾世界鐘表珠寶博覽會留給初次來訪者的印象。但這個印象,遠遠不是它的全部。
這一可追溯到1917年的盛事,最初只是巴塞爾樣品博覽會(MUBA)這一綜合性展會的組成部分。起先也只有瑞士鐘表、珠寶制造商參展。1972年,來自法國、意大利、德國、英國的從業者也受邀參加。1986年,參與面繼續擴大,歐洲之外的廠商也加入進來,它開始吸引全球參觀者的關注和熱情。自誕生之日起的百年來,它不斷壯大,成為全世界鐘表、珠寶行業的大聚會和風向標。似乎是為了凸顯這一地位,2003年,展會官方正式選用Baselworld這個大氣恢弘的名字并沿用至今。
2013年4月25日至5月2日,第41屆Baselworld再度舉行。來自40個國家和地區的1460家參展商在全新落成的展廳里,向世人呈上一場視覺和想象力的盛宴。今年參與展會的人數達到12.2萬人,創下歷史新紀錄,比2012年增加了17%。與此同時,來此報道展會的媒體代表亦比去年增加近一成。如此傲人的增長,原因之一是基礎設施的加強。經過7年的建設,總投資4.3億瑞郎(約合人民幣28億元)的主展館落成并交付巴塞爾展覽公司(MCH Basel),而2013年巴塞爾表展是新展館落成后首度使用。這一由北京奧運會“鳥巢”締造者——瑞士赫爾佐格和德梅隆建筑事務所(Herzog & de Meuron)——設計的主展館再一次詮釋了“瑞士設計”(Swissness)的基因:將實用性和風格性結合,不故弄玄虛;或者,像瑞士軍刀一樣順手、悅目、賞心。
新建主展館長220米,寬90米,高32米,共有三層,從外觀上看,三個樓層互相錯開一定的角度,底層由中部斷開,而上兩層依然相連,形成一個有頂棚的庭院——只是這個“頂棚”上有一個圓形的大孔,以便采光。由于上兩層的外立面采用了金屬材質的編織結構,使建筑有點像兩個銀白色的矩形竹籃,隨意地倒扣在一起。那個有頂棚的庭院,是一個多功能的公共空間,有軌電車在此?,軌道兩旁是餐廳、咖啡館和舉辦露天酒會的場所,這個空間被稱作“城市休憩室”(City Lounge),人們可在此歡聚暢談,亦可通過南北兩個主入口進入主展館底層。
主展館的內部十分軒敞,可提供3.8萬平方米的展出面積,底層可同時容納2500人。除了主展館之外,還有3個大小不一的展館投入使用,因而整個2013年巴塞爾表展的展覽面積達14萬平方米。由于主展館將大型展會的各種功能性需求——展示、交通、活動、公共空間兼顧得很好,它獲得了參展商的一致好評。瑞士參展商委員會主席、天梭總裁弗朗索瓦·添寶(Francois Thiebaud)表示:“在特別的基礎設施所創造的條件下,我們已經取得了非凡的商業成就。”而寶格麗業務部總經理吉爾多·蒂瑞尼(Guido Terreni)也認為:“新大樓給了我們非常深刻的印象。這使得參展商展示產品質量的效果得到了提高:這是一個真正的奢侈品展覽會。”
回歸理性的表壇
4月的瑞士,天氣多變,4月25日巴塞爾表展開幕當天還是陽光明媚,從第二天起就變得陰雨連綿,氣溫驟降,如果參展者不帶好雨傘就會頗為狼狽。同樣的,在世界經濟氣候極具不確定性的時期,鐘表和珠寶行業也必須未雨綢繆。
“雖然瑞士各大鐘表廠商的業績依然不錯,但是這幾年的公關預算卻在年年削減。”一名長期在制表行業從事媒體公關工作的人士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也許很多廠商是出于規避風險的考慮,未雨綢繆。”
一名來自北京的珠寶經銷商也對本報稱,根據他多年參加表展的經驗來看,今年展會的珠寶部分也只能說是差強人意,“并沒有特別亮眼的感覺。”
從宏觀形勢來看,表的銷量雖然保持增長,但增速正持續放緩。據瑞士鐘表協會(Federation of the Swiss Watch Industry)統計,2013年3月,瑞士制表業出口總產值僅比上月增長0.6%,而出口腕表數量則較上月猛降7.1%。就出口目的地而言,中國市場降幅顯著,作為瑞士腕表全球第一大市場的中國香港,3月進口總產值下降了7.8%,中國內地更是跌去了31.4%。一切跡象表明,繼前些年的狂熱增長之后,中國奢侈品市場正在回歸理性。
于是,在今年的巴塞爾表展上,中國市場的表現和前景,成了中國媒體必問的問題。而表現出對中國市場的信心,則成了各品牌高層不約而同的一種姿態。
“寶珀在中國非常成功,寶璣卻稍遜一籌。”同時掌管寶珀、寶璣和雅克德羅的海耶克(Marc A. Hayek)在接受本報專訪時分析其對中國市場的期待,“盡管許多人說中國市場(增速)在放緩,但我仍有信心。我下一階段的目標是,讓寶珀保持目前的優勢地位,讓寶璣迎頭趕上。”
“人人都在說中國市場不行了。”歐米茄總裁歐科華(Stephen Urquhart)在接受本報專訪時表示,“但我認為這個幅度的放緩是很正常的。你要知道,歐洲能有1%~2%的經濟增長就謝天謝地了,中國即使放緩,也在7%左右,這種增速放在任何一個國家都是驚人的。雖然我不是經濟學家,但我對中國經濟和鐘表市場依然有信心。”
浪琴總裁霍凱諾(Walter von Kaenel)說得更直白:“他們說中國經濟放緩,關我什么事?浪琴多年來在全球的銷售曲線一路向上,中國市場貢獻極大。我不覺得這個勢頭會有任何改變。”
不過,正如歐科華直言不諱的,任何商家都不會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里,中國市場是非常重要的市場,但并不是唯一需要重視的市場。精明的瑞士鐘表商,誰都不會忘了帶傘。
時間的形狀
在2013年巴塞爾表展中,大部分國際品牌的展廳均設于主展館內,尤以底層最為醒目,百達翡麗、勞力士和斯沃琪(Swatch)集團旗下的眾多品牌都在這里。各家也在展廳設計上爭奇斗妍。豪雅以邁凱輪跑車標識品牌和賽車運動的聯系。百年齡則用高懸的巨型幽藍水族箱詮釋潛水的概念。宇舶酷炫十足的黑色調提醒人們,它是“大爆炸”(Big Bang)等個性張揚腕表的創造者。
百達翡麗明年將迎175周年大慶,今年沿用了去年的螺旋式展廳,卻自有高貴氣度。寶格麗的展廳寬闊硬朗,羅馬銘文式的字體處處顯示出該品牌的意大利血統。勞力士的展廳繼續使用醒目的綠色和金色基調,而它的“小弟弟”帝舵則第一次擁有了自己的獨立展廳。
寶璣、寶珀這一對雙璧,其展廳也相對而立,像一對金玉門扇,將參觀者迎入斯沃琪集團的一大片區域,其中又以玫瑰色的歐米茄展廳格外引人注目。在其他的樓層和展館,亦有許多品牌的展廳極具風格。愛馬仕形似竹編工藝品的展廳透著濃濃的手工感和文藝氣息。香奈兒則用簡約的白、黑色塊和線條襯托其極富女性魅力的產品。如果你喜歡靈動、聰明的設計,則維氏軍刀展廳前的裝置藝術會令你駐足:旋轉的圓盤內,白色的流沙似乎捕捉住了時間的形狀。
無論建筑和設計多么精彩,我們也不應忘了,這里的主角是表。
雖然有的觀察者認為,今年是巴塞爾的“小年”,許多重要品牌都沒有推出夢幻作品或追求極致復雜的功能,但仍有一些技術革新和設計巧思給觀者帶來愉悅之感。譬如,寶珀首次將陀飛輪和卡羅素兩大調速系統融合,呈現了降低地心引力偏差的開拓性杰作。格拉蘇蒂則根據現代制表大師阿爾弗萊德·海威格(Alfred Helwig)于1920年發明的飛行陀飛輪,帶來了全新Senator Tourbillon腕表。雅克德羅旗下的工藝大師則使用獨到的金雕技藝,帶來了金雕雀鳥時分小針盤四季系列腕表的唯美設計。另外,漢米爾頓Jazzmaster Regulator爵士三針一線腕表以絕妙偏心設計將分秒從小時里解放出來,以摩登觀念演繹傳統工藝。復雜功能與傳統工藝在今年表展上如約而至,也帶給高級鐘表愛好者不小的驚喜。
不按牌理出牌
經過上世紀80年代以來的整合,瑞士的制表也呈現寡頭競爭的格局。斯沃琪、力峰、勞力士、LVMH等幾大鐘表奢侈品集團將大量的品牌收入旗下。但是,就像好萊塢擁有獨立制片傳統一樣,瑞士制表業也演化出了獨立制表這一道獨特的風景。
2013年巴塞爾表展也是領略這一風景的最佳場合。在3號展館,諸多小眾獨立制表品牌匯聚一堂。參觀者在這里可以看到許多富有想象力、挑戰陳規的作品。“我們非常自豪,在Baselworld這么多品牌中,只有我們生產液體示時的表。”HYT品牌經理向來訪者展示的產品的確新奇,機械機芯通過兩個液壓裝置,推動表圈密封管道中的綠色、紅色熒光液體,充當指針。
Urwerk的產品則令人想起太空時代:顯示時間的既非指針亦非屏幕,而是3個獨立旋轉、表面有數字的輪軸,而將3個輪軸鏈接在一起的“機械臂”,讓人感覺這只表似乎就要變成一個機器人。“我們這里有好些‘瘋狂’的東西吧?”Urwerk的工作人員笑著說。
更“瘋狂”的還有MB&F,這個只有幾十人的創意團隊直接把他們的表稱作“計時機”——事實上你幾乎看不出它是一只表。MB&F的計時機是通過兩只突起的轉盤側面顯示時刻和分鐘的,乍看上去像機器人的兩只大眼睛。
這個與斯皮爾伯格電影里的機器人形象頗為神似的設計,卻也有它自己的實用考量。“突起的側面讀時,是為了方便駕車者。人們不用抬起手腕看表盤,只要瞥一眼,就能看到時間。”MB&F的年輕雇員如此解說。
在2013年巴塞爾表展上,MB&F還發布了一只“音樂機”,很出風頭。這只外形酷似科幻電影中宇宙穿梭機的機器,其實是MB&F與瑞士著名音樂盒廠商Reuge合作設計的機械八音盒,上足發條后,它可以分別演奏深紫樂隊的Smoke on the Water、平克·弗洛伊德的Another Brick in the Wall、約翰·列儂的Imagine以及《星球大戰》的主題曲。
在看夠了奢華典雅的古董表、優雅華貴的淑女表和硬朗霸氣的運動表之后,你會很高興,這里還有這樣一群調皮的年輕人,在用游戲的態度,探索鐘表的極限。
就像這里的語言一樣,巴塞爾表展展示的制表哲學也是多元的。時間永恒,但我們與時間的關系,為什么不能多姿多彩一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