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3日,傳言歐洲國家塞浦路斯將出售價值4億歐元黃金儲備,消息一出各國央行、以IMF為主的機構開始大量拋售黃金,導致黃金承壓狂瀉,終在4月15日以30年來最大單日跌幅宣告黃金十二年牛市正式終結。
有分析師指出,長達12年黃金大牛市告終,實際上不應感到特別意外,今年以來國際金價持續下行,美國經濟得到改善,黃金從牛市轉為熊市已醞釀數月,然而令人感到奇怪的是,金價突然驟跌,短期幅度如此之大在數十年來都是極其罕見的,有分析者認為,直接導火索是塞浦路斯央行拋售黃金儲備,但這終究是蝴蝶效應,主要還是受多種因素的共同影響。
印度上調黃金進口關稅需求驟減金價下挫
作為全球需求量最大黃金進口國,印度人民一直鐘情于黃金,通過大量購買黃金對沖高企的通貨膨脹,導致該國的經常帳赤字大幅膨脹。為防止黃金進口導致經常項目赤字的進一步擴大1月21日印度財政部下達通知,黃金進口關稅從4%上調至6%。
此次上調幅度之大,極大程度地削減了黃金的購買量。有相關數據指出,進口稅率上調之后,印度年度黃金需求量下降超過30%,直逼2011年上調稅率后需求量的下跌幅度。印度黃金市場需求的下滑直接導致黃金價格面臨重要壓力,自1月底開始,國際金價一路走跌,在1550-1620區間窄幅震蕩,資金大量流出貴金屬市場進一步壓制了金價反彈的勢頭,伴隨美元上漲等多個不利因素,共同將金價壓低到了關鍵技術支撐水平之下,黃金價格因而一路跌至去年8月份以來新低。
美元回暖黃金對沖功能衰退
黃金與美元呈現負相關性,美元貶值將推動黃金的需求量上漲,進而推動金價走高,反之亦然。自2013年1月以來,美國房產市場穩步復蘇,美國1月制造業以55.8的PMI終值創下9個月新高,整體數據顯示各項主要指標均有所回升,美國經濟逐步回暖,造成黃金價格大幅下挫,美股擴大漲勢,金價則進一步承壓,反彈空間極其有限。
人們對美元信心的增強,增持美元而減少對黃金的持有,拖累黃金市場走弱。一直以來,人們將黃金作為對沖美元下跌風險的投資工具,通過增加自己的黃金儲備,應付貨幣通脹及外匯風險,以實現資產保值。由于對美國經濟的樂觀情緒削弱了黃金的避險魅力,金市投資者將資金迅速抽離,熱錢涌向美股及其他大宗商品,金價則迅速狂跌不止。
有業內專家表示,從投資的角度來看,黃金與股票相比,黃金收益穩定,至少不會業績變臉,不會退市,即便股市崩盤,黃金的價值仍然存在。投資黃金遠比投資股票安全。雖然黃金短線或許還有下跌的空間,但黃金的收藏價值又可以使人們忽略價格上的損失。黃金既可作為投資品也可作為收藏品,這是股票所無法比擬的。
深圳黃金批發展廳柜臺被搶空,客戶排隊成龍,圍著柜臺搶先預訂
一戰成名中國人瘋狂搶金力挽救市
數日前黃金暴跌讓全球央行黃金儲備一周內損失5600億美元,其中美聯儲兩天內就蒸發了665億美元,成為本輪暴跌的最大受害者。金價崩塌的如此慘烈,全球機構猶患黃金“恐慌癥”避而遠之,而中國卻在上演一輪瘋狂的“抄底搶金潮”,全國各大商場、金店猶突遇“黃金大劫案”,大部分黃金柜臺被一掃而空,有人凌晨四點在金店門口排隊,有人一次性豪甩600萬購買20公斤,有金店單日銷售額超2000萬,同比增長400%!
從近10天的成交情況來看,國民購金習慣正悄然發生質的轉移,由以往的“買漲不買跌”成功轉化為“買跌不買漲”,老百姓的投資觀念漸趨理性。盡管每時每刻金價都在波動,他們堅信逢低買入、耐心持有必然升值,短期內金價漲跌不會影響黃金的長線投資功能。
那么,在資金大量回流黃金市場的形勢下,中國瘋狂抄底吸金能否推動金市再度上行?
本輪金價暴跌,原本是歐美資本集團聯合打壓做空黃金的把戲,然而他們低估了中國人的購買實力,自黃金全面跌破400元/克,中國百姓的購金力度勢如破竹,10天內鯨吞了實物黃金300噸,隨之引起全世界搶金的連鎖反應,現在全球黃金現貨庫存變得非常緊張。據26日報道稱,美國最大銀行金庫遭“黃金擠兌”,24小時狂減65%庫存,預計市場空頭死期將至,近日高盛發布報告建議停止做空金價,為這一猜測做出有力支撐。
黃金作為貴重的稀有金屬,它是上帝賦予的自然產物,屬于不可再生資源,卻又具有貨幣及商品雙重屬性。黃金是貨幣之根,美聯儲不斷增持黃金儲備,美元才得以崛起,而歐元的整個銀行信用體系,幾乎建立在央行大量的黃金儲備,足以突顯其重要性。自金價暴跌,中國消費者蜂擁購金,各國央行增持黃金儲備,國際金價立即回升至每盎司1,400美元上方刷新一周高點,這說明龐大的實物黃金需求極大地提振了疲軟的黃金市場。隨著中國實物黃金需求持續旺盛,長期來看金價仍存在一定的上行空間,且這一長線趨勢應該不會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