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溫度變化時,寶石晶體的某些結晶方向上產生電荷的性質,也稱焦電性,如加熱電氣石晶體到一定溫度時,其Z軸的一端帶正電,另一端帶負電;若將熱晶體冷卻,則兩端電荷變號,這也正是電氣石手串等容易吸塵的原因。
指一些非導電性寶石因摩擦而使表面產生電荷的性質。具靜電性的寶石經摩擦后帶電,可吸引細小物體,如琥珀、塑料等。
某些礦物晶體在機械作用的壓力或張力作用下,因變形而在晶體兩端產生正負電荷的性質,如純凈度較高的天然水晶和合成水晶均具有良好的壓電性,早期的電話話筒就應用了壓電石英的原理。
指物質對熱的傳導能力,導熱性以熱導率(λ)表示,如鉆石的熱導率為870~2010w/(m.k)。寶石學中一般以相對熱導率表示寶石的相對導熱性能,相對熱導率的確定常以銀或尖晶石的熱導率為基數,如以尖晶石熱導率為基數1,則鉆石的相對熱導率為56.9~170.8、金為44、銀為31、剛玉2.96、黃玉1.59,其它多數非金屬寶石的相對熱導率多小于1,因此用熱導儀能迅速鑒別鉆石。
指物質對電流的傳導能力,主要取決于寶石的能帶結構類型。大部分寶石為絕緣體。金屬鍵寶石為良導體,其價帶和相鄰的導帶重合,電子極容易從價帶躍遷到導帶形成電流,如合成金紅石是較好的導電體。若寶石的價帶和導帶間隔很小,只需要較低的激發能量就能使電子從價帶躍遷到導帶形成有限電子流的是半導體,如Ⅱb型鉆石為半導體。半導體寶石中,雜質元素的存在及晶格缺陷對其導電性影響很大。鑒別天然藍色鉆石與人工藍色鉆石的方法就是利用其半導體的特性。
指寶石能被永久磁鐵或電磁鐵吸引或排斥的性質。一般將磁性分為三級,即鐵磁性(強磁性)、順磁性(弱磁性)和無磁性。具鐵磁性的寶石的粉末能被永久磁鐵吸引,如石榴石、尖晶石等含有磁鐵礦內含物時;具順磁性的寶石粉末可被永久磁鐵吸引,但不能躍至磁鐵上,如翡翠、軟玉、藍寶石等;無磁性的寶石粉末不能被永久磁鐵吸引,如水晶、黃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