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石寶石又稱紫牙烏,石榴石的英文名稱為Garnet,由拉丁文“Granatum”演變而來,意思是“像種子一樣”。石榴石晶體與石榴籽的形狀、顏色十分相似,故名“石榴石”。紫牙烏也稱“子牙烏”,我國珠寶行業也有稱為“紫鴉烏”的,相傳其名來源于古代阿拉伯語“牙烏”,意即“紅寶石”。因石榴石寶石顏色深紅帶紫故稱“紫牙烏”。
寶石名稱:石榴石(Garnet)
化學成分:A3B2[SiO4]3
晶體結構:等軸晶系
硬度:6.5-7.0
光學性質:折射率1.74-1.88
比重:3.5-4.3
產地:斯里蘭卡、印度、馬達加斯加、美國、中國等。
石榴石在古代已被使用為寶石及研磨料的礦物,紅石榴石在古代也常被誤認為紅寶石,維多利亞女王時期就把紅石榴石誤認為紅寶石鑲在她的皇冠上,古埃及人相信將石榴石掛在脖子上可以當作護身石,因為它的成分是復雜的硅酸化合物,因此產生許多不同的顏色,有紅色、橘色、綠色、黑色。其生成主要在許多巖漿或變質巖類中,多數寶石級石榴石則在沖積砂礦中生成。
在中東,紅石榴石被選做王室信物,另在西方許多國家被定為“一月誕生石”,從這點即可知石榴石的搶手程度,因石榴石的的折光率高,光澤強,顏色美麗多樣,所以早就深受珠寶時尚界的青睞,多賦予不同的造型設計來顯現其獨特之處,在國際寶石市場上,大克拉數純凈無暇,顏色鮮艷,晶瑩剔透的石榴石價值很高。
與各種石榴石顏色相近的寶石包括紅寶石、藍寶石、人造剛玉、黃寶石、祖母綠、硬玉等,均為非均質體,偏光鏡下可區分。在密度、包裹體、折光率、色散度、熒光等方面都可以進行區分。石榴石與合成綠色石榴石的區別主要在于內部包裹體和密度。合成的綠色釓鎵榴石、釔鋁榴石,顏色均一,無暇疵,偶見少量氣泡,濾色鏡下呈紅色。密度:釓鎵榴石7.05克/立方厘米,釔鎵榴石4.58克/立方厘米,均比天然石榴石高得多。另外,折光率、色散,也各具特色,可以進行區別。
石榴石的評價與選購依顏色、透明度、粒度為依據。寶石級石榴石的標準要求:透明度好,顏色鮮艷,粒徑大于5毫米。在國際寶石市場上,純凈無暇,顏色鮮艷,晶瑩剔透的石榴石價值很高。翠綠色鉻釩鋁榴石價值最高,質優者可與祖母綠相比。紅色、橙紅色石榴石也很寶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