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珠寶精品導購互動平臺 投稿
“歡樂噴泉”耳環,金絲以噴射狀纏繞,容易佩戴。
獨立設計師要學會獨處
記者:夸張和可佩戴性如何去協調?
劉斐:雖然聽起來是矛盾的,但可以找到結合點。比如我獲獎的第一個作品的名字是“歡樂噴泉”,有很多金絲噴射出來,又有很多金絲繞到背后,其實很容易佩戴,掛在耳朵上就行了,掛圈是全空心的,很輕。這個結合點是中國設計師的一個弊端,大家有時盡可能夸張,卻忽略了實用。任何珠寶大師,他的東西只看不賣,我是不認可的。
記者:中國消費者對于珠寶的偏好和英國是否有不同?
劉斐:中國人更看重的是材質的價值,而非設計和創造性。但我并不覺得這個特點會降低設計師的價值。設計師并非為自己設計,要學會綜合自己的才華和客人的需求。同樣的材質,你可以做得很內斂和低調,也可以做得高調和夸張。
記者:你認為珠寶設計師品牌在中國處于怎樣的地位?
劉斐:中國的珠寶市場會分為三個部分,國產品牌、外來品牌和獨立設計師品牌,目前獨立設計師在中國所占的比例最小,但未來這會是一個趨勢,因為消費者和市場越來越成熟,追求與眾不同,對設計的要求會越來越高。
記者:國內給設計師提供的創作空間如何?
劉斐:國內的環境很難靜下心來去創作。很多中國設計師在掙扎于自我和外界之間,要迎合外界,同時要保護自我,這是很難做到的。建議中國設計師不管是去寺廟禪修、去島上等等,總之一定要以最佳的方式和自己相處,否則創作靈感就會枯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