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迪爾炫彩蝶變系列產品
由于中國珠寶市場的不成熟,在人們在珠寶消費,以及珠寶企業珠牌構建過程中會產生了一些概念誤讀,蘇日明和記者分享了他的觀點。
珠寶之家:什么是奢侈品?珠寶是否就是奢侈品?
蘇日明:我認為奢侈品不能完全用價格衡量。比如說30、50萬以上的珠寶是奢侈品,那五千元的珠寶是不是就不是奢侈品呢?我的理解是當精神使用價值遠遠高于實際試用價值的商品時,它便是奢侈品了。
舉個例子,普通大米3元錢一斤,那30元一斤的大米呢?普通3元一斤的大米是用來充饑的,30元一斤的大米就是奢侈品了。你今天來我家做客,是我的貴賓。我說這是某某品牌的大米,你感到很榮幸,我也達到了尊重你的目的,也顯示出我有錢,這是精神上的一種滿足。
至于珠寶是不是奢侈品,我說珠寶從它原材料本身起就是奢侈品了,但這還不夠。我們要賦予珠寶更多,在工藝方面追求卓越,設計方面融入更多的新意,在材質上造就天下無雙,通過珠寶,人們能寄托感情,獲得幸福感。
珠寶之家:購買珠寶、奢侈品是否就是為了滿足人的虛榮心?
蘇日明:因為花大量的財富購置珠寶獲得精神滿足,不能用實體財富衡量,很容易被人認為是虛榮心。但何謂虛榮心?當你的精神需求超過你的能力時的不合理要求便是虛榮心。比如你想要一個LV包,但薪水不夠。人類天生具有精神需求,我們應該用自己的能力來滿足合理的精神需求。
比如人們常見的是卡地亞、蒂芙尼十萬、百萬的珠寶,這背后的價值不能僅僅用一顆鉆石或材質來衡量,它代表的其實是百年的歷史品牌,追求人類工藝極致,經典流傳的愛情故事。如果簡單用虛榮心來否定這些,那無疑否定了人類的精神情感,否定了藝術。試問假如這樣了,人類還能追求什么?
蒂芙尼說過這么一句話:“我們依靠藝術掙錢,但是藝術永存。”
珠寶之家:品牌是否有高雅低俗之說分?
蘇日明:品牌沒有高低端,更沒有高低卑賤之別。大家比較熟悉的是卡地亞、梵克雅寶這樣的大牌,就以為國外珠寶全是如此的奢華大牌,其實國外也有很多不同檔次等級的珠寶品牌。每一個市場需求都是合理的,也要有珠寶品牌去滿足這些需求。比如我很認可我弟弟的嘉華婚慶珠寶,他細分到具體市場,結婚少不了的,看上去很低端平常,但是大俗即雅,為老百姓婚慶提供各種珠寶首飾難道不是一件造福大家的事情嗎?
深圳的珠寶已經同質化了,現在大家做品牌千萬不要同質化了。我認為大家要提煉出自己品牌概念,沒有高雅低俗之分,百花齊放,堅持做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