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歐泊
歐泊的英文叫OPAL,來源于拉丁文“Opalus”或梵文“Upala”,意思是“貴重寶石”或“集寶石之美于一身”。對這種帶有變彩效應的天然寶石來說,這個名稱可謂“名符其實”,因此成了珠寶行業中慣用的術語。歐泊的組成礦物主要是非晶質的貴蛋白石,另有少量的石英、黃鐵礦等雜質礦物。也含水,通常含量4%-9%,最高可達20%。因世界目前95%的歐泊產自澳大利亞,故而被澳大利亞政府選為國石,也有人取其諧音稱為“澳寶”。在中國,澳寶、歐泊、opal所指的都是歐泊石,在世界六大貴重寶石之中占有一席之地,同時也是十月的生辰石,也被稱為“希望之石”。
有這樣一首詩可以更為貼切的讓我們了解它:
在一塊歐泊石上
你可以看到紅寶石的火焰
紫水晶般的色斑
祖母綠般的綠海
五彩繽紛
渾然一體
美不勝收
————普林尼 古羅馬 自然科學家
據麗彩王珠寶的副總姚慧先生介紹,歐泊的品種劃分有多種方案,常見的是按照體色及變彩顏色的數目進行劃分。按體色歐泊分為黑歐泊、白歐泊、火歐泊、水歐泊。按變彩顏色的情況可分為單彩、三彩、五彩、七彩等品種。歐泊的變彩數目越多,變彩強度越大,價值越高。
此外好的歐泊石產生火焰般閃爍的外表,這樣的外表只在極少數的物質中發現過,而在其它寶石中則沒有發現過,并且在古時候就引起人們的興趣,使人陶醉。這種由光的衍射造成的火焰般顯現的現象,被稱為“變彩效應”。這是歐泊石的鑒定特征,也是它作為寶石的主要魅力所在。
作為國際公認的與鉆石、紅藍寶石等齊名的六大寶石之一,歐泊作為飾品在西方至少已經有2000年的歷史了。英國伊麗莎白女王、維多利亞女王、拿破侖的約瑟芬皇后,丹麥王儲王妃,都擁有名貴歐泊。據英國寶石學家里契曼所著的《歐泊》記載,歐泊在公元前200-100年期間就被用作珍貴寶石。在羅馬帝國時代,歐泊的價值就已極高。公元之初的古羅馬學者普林尼(Pliny)還記載過:羅馬帝國元老院的元老諾尼有一塊非常漂亮的歐泊,他非常喜愛,當時的統治者安東尼脅迫他獻出來,否則就將他流放。可他視寶如命,寧可選擇苦難的流放,也不肯把歐泊交出,歐泊的珍貴性可想而知。
很多皇室貴族都喜愛歐泊,如法國拿破侖皇后約瑟芬就有一款“燃燒特洛伊”的歐泊項鏈。英國維多利亞女王買了很多歐泊珠寶送給她的五個女兒。愛多姆克歐泊重205克拉,1954年,澳大利亞政府將它鑲在項鏈上送給了英國伊麗莎白女王,這個項鏈也被稱為“女王的歐泊”。
伊利莎白女王1954年的歐泊項鏈及耳墜
悠久的文化內涵增添了歐泊的名貴氣質。如今,歐泊在全世界都屬名貴寶石,不同國度、不同地區或不同民族都喜愛這種寶石。當然不同國家的人們對歐泊的顏色各有偏愛,如美國和墨西哥人多喜愛紅色、桔紅的火歐泊,它們認為這種歐泊能合予人以沖破束縛的勇氣和力量;又如日本人則喜愛呈藍色和綠色的變彩歐泊,他們認為這種歐泊能給人寧靜之感,可以調劑緊張的生活氣氛。
中國歐泊第一家——麗彩王珠寶的創始人楊振鑫感慨道,10年前從世界歐泊之都——澳大利亞Coober Pedy采購的歐泊,現在價值增幅高達50倍。從國內市場看,2010年以來,彩色寶石市場普遍漲價在20%左右。從趨勢來看,更為稀少的高端彩色寶石的升值空間更大,今后必然會不斷走俏,對追求個性同時又想投資收藏的人來說,歐泊這種彩色寶石是不錯的選擇。隨著歐泊的資源減少,佳士得、蘇富比等國際拍賣公司組織的歐泊拍賣也是水漲船高,動輒就有幾十萬元的歐泊珠寶成交額。
隨著中國市場經濟的迅速發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往單調的翡翠鉆石已經不能滿足消費者對于珠寶的需求。以歐泊、紅藍寶石為代表的彩色寶石憑借雄厚的升值潛力、巨大的投資價值吸引了大批珠寶投資者的喜愛。歐泊寶石絢麗的色彩以及高貴的氣質,得到了越來越多的認可和追捧,已經成為了近兩年國內最受歡迎的彩色寶石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