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藝術品春拍已經鳴金。根據中拍協對中國嘉德、北京保利、北京翰海、北京匡時、西泠印社、中貿圣佳、上海朵云軒、北京誠軒、北京榮寶、北京華辰等10家文物藝術品拍賣公司進行的數據整理和分析,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分析出中國市場的整體情況。 2011年春拍, 10家公司共舉辦218個專場拍賣,共成交拍品29117件 (套),成交率80%,成交額205.09億元,與2010年春拍102.14億元的成交額相比,增長超過100%。
截至發稿,今年中國大陸文物藝術品拍賣總額已超過300億元,相當于2009年一年的成績。預計本輪藝術品拍賣市場行情的增長將會吸引后續更多的資金參與其中,特別是藝術基金的大量進入,從而繼續支撐市場行情的持續發展。
下一個階段的中國文物藝術品拍賣市場的發展將主要有三大趨勢:
趨勢一:藝術品投資金融化
近年,各大金融和投資機構紛紛成立藝術基金,在今年春拍上,很多令人乍舌的拍品都是被藝術基金拍得,它們的進入對藝術品價格的拉升起到重要的作用,支持藝術品金融化背景下中國文物藝術品拍賣業的發展。并且,這種雄厚資本的投資機構將逐步排擠主流市場上的個人買家,形成一個多元化結構的買方市場。另外,藝術品投資機構的出貨渠道一般也會選擇拍賣這種公開的形式,這將會給拍賣業再次創造市場。
但是,目前藝術投資機構尚處在初級階段,法律制度以及基金投資操作的規范性都有所欠缺。因此,拍賣業應該認真分析藝術金融來臨的利弊,堅守公開透明、誠實信用的行業原則,防范其利用金融市場慣用手段操縱藝術市場的風險,保護行業正常發展。
趨勢二:各品類將全面發展
在高端作品的拉動下,各品類市場將全面發展。近幾年來,市場的火爆性增長其實更多的是在于主要門類的知名作品,其他小門類以及非“明星”藝術珍品增長并不快。在主要門類的知名作品增長達到一定高度時,在一定程度上會拉動其他層次作品的上漲。同時,所有市場資金會更多地尋找下一個熱點,這也是符合一般的市場經濟規律。
趨勢三:規范行業大勢所趨
文物藝術品拍賣業需要 “質變”。在這種高速膨脹的發展階段中,拍賣公司參差不齊。行業誠信體系建設問題成為我國文物藝術品拍賣領域目前亟需解決的課題。中國拍賣行業協會在促進我國文物藝術品拍賣市場發展上也已經將工作重心轉移到行業誠信體系建設、實現行業可持續發展上來,相繼出臺了《文物藝術品拍賣規程》、《中國文物藝術品拍賣企業自律公約》等行業標準和自律文件。因此,行業下一階段的發展方向應該要引導行業從數量向質量轉變,引導企業更加規范化、標準化發展。
(中國拍賣行業協會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