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作坊廠長10年身價暴漲成億萬富豪
6月15日,停牌一年半的S*ST光明復牌亮相。股改宣布注入黃金資產的東莞市金葉珠寶有限公司(下稱“金葉珠寶”)董事長王志偉間接持有上市公司股份3367.27萬股,以復牌首日股價計算王志偉身價就超4億元,昔日的小作坊主搖身變成“黃金股”上市公司的億萬富豪。
王志偉,東莞厚街人,1986年開始經營黃金生意。10年后,他在東莞厚街橋頭工業(yè)區(qū)創(chuàng)辦了一家名叫“金豐”的珠寶首飾廠。這個廠連工廠工人和展廳售貨員算在一起只有70人,一個不到20平方米的展廳,中間一個2米多長的展柜和一個保險柜更加凸顯空間的擁擠。在那個國企“皇恩浩蕩”的年代,王志偉的小作坊能夠涉足黃金生意不能不算是另類的“奇跡”。
2年后的1998年,不安分的王志偉將“金豐”與本地人民銀行黃金業(yè)務合作,改名“曙光”。2000年,“曙光”拿到了業(yè)內夢寐以求的中國人民銀行頒發(fā)的“黃金經營許可證”。不過在當時國家實行黃金專賣政策下,王志偉也只是為別人做來料加工。2003年,國家開放黃金市場,王志偉再次更名定了今天的“金葉珠寶”品牌,可是獨立自主經營。
王志偉的“金葉珠寶”抱負不只在東莞市場。他開始讓“金葉珠寶”頻頻登上報紙、電視媒體的廣告版面,并尋求與國際珠寶巨頭合作提升名氣。金葉珠寶的地盤從厚街到東莞市區(qū)、常平、樟木頭、萬江……,最終走出東莞進軍深圳市場,先后拿下了北京奧運會、上海世博會等系列金、銀紀念品的訂單。
“爭取金葉珠寶在一、兩年內能夠上市。”今年5月份王志偉接受媒體訪問時說,不到一個月之后就兌現了。不過,因為金葉珠寶股權結構單一,王志偉和其妻尹群開各控制60%和40%的股份,是一個典型的家族企業(yè),IPO股改耗時很長,且要經過嚴格的審核程序,他最終決定借殼上市。
王志偉找到了空殼公司深圳九五投資有限公司(下稱“九五投資”)掌舵人朱要文,朱要文成功拿到S*ST光明的股改重組權。
2011年1月,王志偉將他和妻子持有的金葉珠寶100%股權轉讓作價5000萬元,這也是金葉珠寶工商登記的注冊資本金,但金葉珠寶賬面凈資產309459392.01元。同時,王志偉以1210.8萬元從九五投資股東王吉舟轉手獲得20.18%股權,成為九五投資的第二大股東,享有九五投資賬面凈資產為15105.33萬元。
以此折算,王志偉的資產折價最大超過了50%,而且他還失去了金葉珠寶的控制權,如此處理財產似乎并不合算。王志偉有自己的算盤:“實現金葉珠寶資產證券化的目的,是期望以上市公司為平臺做大做強主營業(yè)務,獲得更多的融資機會和資金支持,取得持續(xù)發(fā)展資本以擴大產能、加快建設營銷網絡,提升產品知名度和品牌形象。”
金葉珠寶注入上市公司后將可以迅速啟動再融資,如果增發(fā)金葉珠寶將動輒獲得數億元沒有還本壓力、沒有利息負擔的巨額發(fā)展資金。同時,王志偉通過九五投資間接持有的上市公司股份高達3367.27萬股,占股改后總股本的6.04%,還可以享受上市公司盈利分紅。
基于朱要文等人的非實業(yè)背景,金葉珠寶注入上市公司后的實際經營和管理工作仍可能由黃金生意經驗豐富的王志偉事實上控制,假以時日通過定向增發(fā)或朱要文等人退出,王志偉有可能取得上市公司控制權。
王志偉表面上折價參股的借殼上市實際收益頗大。金葉珠寶將獲得巨大的發(fā)展資金,使公司有能力在全國各地二級市場進行擴張,這將帶來銷售額的絕對增長。
王志偉
10年前,國家實行黃金專賣政策,王志偉將小作坊與本地人民銀行黃金業(yè)務合作后即取得“黃金經營許可證”。2011年,考慮家族企業(yè)IPO股改耗時費勁,他通過折價超50%參股借殼S*ST光明復牌上市,實現金葉珠寶資產證券化。王志偉可謂一個借力生財內功深厚的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