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嵌鑲粹鉆的吊墜
眼下,和田玉、翡翠、鉆石、黃金珠寶……玉石珠寶“收藏”演變成大眾消費,成為時下收藏市場值得注意的“新動向”。越來越多的非專業人士加入到收藏隊伍,其中不乏以投資為目的的收藏。政治穩定,經濟發展,刺激了整個社會的財富增值愿望,大量資金流入股市、樓市和收藏領域。珠寶之家提醒消費者,翡翠原材料近年有大量資本炒作價格的懸疑,大家投資別隨意聽信商家的說辭,盲目進行珠寶投資收藏。
寧波網報道:
把經人工處理的玉石炒成天然玉石,把低檔的珠寶玉石炒成天價等等,這些現象的出現都是由于玉石等藝術品價值的評估體系不完善,市場不成熟。亂花迷人眼,收藏者和消費者該如何理性入市、合理消費?帶著這些問題,記者專訪了國際珠寶鑒定師、國家注冊珠寶評估師、寧波市產品質量監督檢驗研究院黃金珠寶檢測中心主任、寧波市黃金珠寶協會秘書長周素珍。
珠寶鑒定師短缺日益明顯
在民間資本實力較為雄厚的城市寧波,玉石的收藏熱也在一直持續。周素珍透露,寧波人酷愛收藏,對具有收藏價值的玉石翡翠十分追捧。每天,會有成批甚至數以百計的消費者拿著玉石翡翠到珠寶檢測中心進行鑒定。
隨著珠寶市場的消費和收藏規模日趨擴大,拍賣、典當、保險等行業對“鑒寶”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升溫。周素珍所在的檢測中心1年要鑒定10萬多件黃金珠寶。據國家質檢部門公布的資料顯示,目前有國家級證書的珠寶鑒定師不到1000人,該行業的缺口高達兩萬多人;國內也只有三、四所大學開設珠寶鑒定專業。在寧波,珠寶鑒定師相當稀缺,像周素珍這樣的國際珠寶鑒定師全市只有3名。
高位入市翡翠收藏要領
最近幾年間,翡翠上演了瘋狂的上漲行情。一些去年標價僅2000元至5000元的翡翠手鐲、翡翠掛件,目前的標價已上升到上萬元甚至好幾萬元。這還只是一般的翡翠物件,如果是色種俱佳的精品,價格高達數十萬元以上。
這一波翡翠價格的上漲行情中,不論是原料產地緬甸,還是云南的騰沖、瑞麗,以及廣東的揭陽、四會、平洲等地,翡翠價格都在急速上漲,以致出現了一些中小珠寶經銷商為維持運營抱團去云南騰沖甚或緬甸團購原石的盛況。翡翠價格大漲,私人交易泛濫,不可再生的翡翠原石越來越稀缺,這些問題使緬甸政府制定了收取百分之十幾的翡翠交易關稅來應對。
周素珍提醒市民,眼下高位入市翡翠市場須特別謹慎,F在的一大誤區是一些入門者在并不了解相關知識、信息也不對稱的情形下就賭玉石,這種心理要不得。比如前幾天,一位初玩玉石的收藏者拿著一塊花了十幾萬元買價的翡翠手玩件來找她鑒定,結果是染色加注膠的翡翠贗品,這位市民本來想賭一下,結果吃了大虧。周素珍透露,一些經過化學漂白,再用樹脂填充的人工合成翡翠看起來完美無暇,行家有時也難以辨別真假。這時候,用肉眼、靠經驗是沒用的,必須要用紅外光譜儀進行測試。周素珍還提醒道,眼下常有經人工注膠、染色處理的翡翠充斥市場,其外觀與高檔翡翠相似,有很大的迷惑性。消費者在購買高檔的翡翠飾品時,一定要向商家索取具有資質的專業檢驗機構出具的鑒定證書。
黃金珠寶款式雷同嚴重
記者在寧波黃金珠寶店里看到,部分產品的款式十分雷同,各店之間的產品差異度也較小,品牌缺少自己的風格。
周素珍告訴記者,品牌差異化不明顯是珠寶行業一直存在的一個普遍現象,相同款式設計的產品往往會出現在兩家甚至更多公司的門店里,單從珠寶首飾設計作品,很難分辨出它屬于哪家企業。至于這些設計的最初來源,很多企業不會去追究,消費者也想不到要去追究。久而久之,這種現象就會淡化行業的知識產權意識、原創意識,最終造成“天下珠寶一大抄”的混亂局面,記者在調查中證實,在珠寶行業中,所有品牌會在出售的每款珠寶首飾上標有其公司字印,但款式幾乎都有雷同。據周素珍分析,保護珠寶行業設計版權遇到現實難題。比如,如今在深圳這個珠寶加工批發集散地,設計師一旦設計出一個新款,不出幾天所有的工廠便能獲得該新款,而設計產品要申請專利需要少則半年多則兩三年時間,時尚潮流早已換過一波又一波了。
珠寶之家提醒消費者,翡翠原材料近年有大量資本炒作價格的懸疑,大家投資別隨意聽信商家的說辭,盲目進行珠寶投資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