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剛剛過去的2010年,商場里卡地亞、歐米茄等品牌某些款系標價漲幅也達3%-10%不等。
這使得越來越多的成都人,進入名表投資領域,玩起手腕上的投資游戲。
A
典型案例白領買名表五年增值三倍以上
31歲的仝海在成都高朋大道一事業單位上班,年收入12萬左右。除了供房和養車,他幾乎將所有的閑錢都變成了各大品牌的表。閑來無事的時候,仝海就把家里收藏的二十來款名表拿出來觀賞,回憶跟表有關的故事。
仝海16歲生日的時候,長輩送給他一只江詩丹頓。這是仝海生平擁有的第一款名表。10多年過去了,這款表價格一路上漲到萬元以上。
“我所有的表里面,最貴的是卡地亞藍氣球系列的一款表。四五年前在瑞士遇見,鉆鈕是顆藍色寶石,花了1.6萬買回來。現在這只表在國內要賣五六萬。”仝海說,自己買表更多是出于愛好而非投資,而名表每年3%到10%的增值幅度算是意外收獲。
老總愛名表每年增值15%
新尚集團董事長唐立新也是一名名表收藏愛好者。唐立新有意識收藏名表是在幾年前,他和朋友參加上海的奢侈品展覽。“第一次對名表的品牌、年代、款式、質量、功能以及機械構造等各方面有了較為深入的認識。而且了解到,名表的價格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上升,是一種不錯的投資品種。”不久后,唐立新和朋友分別花了數十萬元購買了同樣一款百達翡麗。邊說,唐立新邊伸出手展示跟隨了自己好幾年的名表,“你看,這款機械表沒有什么鉆石珠寶,但它的做工可以非常精美,我喜歡這種"低調的奢華"。”
就在去年,唐立新的朋友將這款百達翡麗以超過100萬元的價格賣出。“總體上每年價格遞增了15%。”唐立新說,如今他一般都在國外買表。同一款表,國外的售價一般要便宜30%左右,而在瑞士可能便宜40%左右。他不愿意透露自己到底收藏了多少表,只是說運動型、商務型、戶外型各種不同場合的表都有收藏,而且無一例外是機械表。
B
市場概覽消費升級10萬以上名表逐漸暢銷
成都亨得利鐘表眼鏡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張里說,近兩年,成都的奢侈品市場越來越大。到目前為止,普拉達、迪奧、范思哲、古琦、紀梵希、阿瑪尼、杰尼亞等上百個國際一二線品牌均已入駐成都。這打開了消費者的視野,潛移默化地改變了大家的消費習慣,更多的人愿意花錢購買奢侈品。名表無疑成為這波消費浪潮的受益者。前兩年,消費者一般購買幾千到幾萬元的名表。近兩年,10萬元到100多萬元的名表都有人買,10萬以上的表呈現出暢銷趨勢。
亨得利對客戶的訪問中發現,除了成都本地人,不少二三線城市甚至相近省份的人都成為名表的消費者。成都已經成為西部的市場腹地。
頂級表廠策略:高品質低產量高售價
在名表市場,初涉其中的投資者難免會覺得眼花繚亂。一般而言,鑲鉆類名表在二手市場上,它們的價格跳水程度往往是最高的。面對日月星、轉速計、測探針等復雜功能,以及圓的、方的、長的各種不同形狀的表殼,如何甄選真正適合投資的品種也令人頭暈目眩。
“名表為何昂貴?除了原材料的上漲,更因為其工藝考究。”張里介紹,一些知名品牌的限量表款,往往是純手工制作。在瑞士,工匠可以用2到3年的時間做出一只表,“一些比發絲還細的零件全靠純手工打磨。”2008年的香港蘇富比春拍會上,百達翡麗5002P型鉑金腕表以約1057萬人民幣價格成交。這款表自2001年投產以來,每年限量制造2枚,其罕有程度可見一斑。
由于年齡偏大,視力下降,這些工匠正在逐年減少。因此,張里認為,限量款的表將比其他的表更具有投資價值。但省收藏家協會鐘表專業委員會鑒定專家馬宴認為,高品質、低產量和高售價的確是頂級表廠的銷售策略。“但有時,限量款更多的只是商家的噱頭。畢竟真正的限量精品,不是一般消費者能輕易買到的。拍賣天價是個案,并不代表市場的真正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