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元末明初起,白銀成為漢人的主要流通貨幣,到明清時流通領域已十分寬泛。在上世紀三十年代,實行銀本位制的時候,一枚“袁大頭”可以維持一家三口一個月的吃喝。而當新中國成立后,白銀漸漸淡出貨幣流通領域,主要轉為工業用途。近幾年,隨著炒作之風日益盛行,白銀又重新回歸人們的視野,成為受到眾多投資商追捧的貴金屬之一。
近期,在黃金迎來漲價風潮跳至歷史最高位的同時,白銀也不甘示弱跟著上躥至歷史最高位。11月10日,國際銀價已高達27美元/盎司,漲價風頭甚至超過了黃金,而相比七年前,白銀價格上漲了350%。不過,對于白銀未來短期的走勢,業內人士大多看跌。
銀價近兩月漲幅遠超黃金
五年前,王女士給親戚家的小孩花100多元買了一套銀鎖和銀手鐲,如今,她再去購買相同規格的商品時,卻發現價格已漲至三四百元。
在濟南經營黃金珠寶生意的六喜珠寶有限公司總經理林三福,對白銀近期的價格一直密切關注。他說,現在國內市場上,白銀的價格已達1克5.3元左右,而兩個月前,1克白銀才3元多。這幾天,黃金、鉑金、鈀金等貴金屬在全線走高。“白銀比兩個月前漲了70%—80%,黃金比兩個月前漲了20%左右。”
濟南鑫意珠寶首飾公司總經理李光生也認為,近期白銀震蕩上升幅度很大,漲勢超過了黃金,但風險正在加大,國內白銀價格已達6400元/公斤左右,有拋售壓力。“黃金有貨幣功能,但實用價值很小,而白銀的工業用途較廣,實用價值大,這也是造成白銀漲幅超過黃金的一個重要因素。”李光生說。
銀價走高也帶動了白銀成品的銷售。銀座泉城廣場店上海老廟黃金的營業員告訴記者,該店近段時間來,銀條、銀幣的銷售量不亞于金條和金幣,不少人都看好白銀的漲勢,上個月,一位顧客一口氣訂購了4塊1000克的瑞豐銀板,每塊銀板售價9800元。
與此同時,以2008年奧運會和今年的上海世博會等為題材的銀幣銷售也挺火熱,價格也在不斷提升。中國金幣特許零售商山東萬格實業有限公司銷售的大全套奧運銀幣共三套、12枚,每枚銀幣重達1盎司。其中,以舞獅、京劇、茶館、秧歌等為主題的、富有中國傳統文化氣息的第一套銀幣原先標價2000多元,如今已經銷售一空。據營業員講,這個大全套奧運銀幣如今定價9000元,比兩年前漲了2000多元。另外,該店銷售的自2001年至2010年共10個版本的熊貓銀幣,近幾天也剛調整了一次價格,總體比之前上漲了兩三百元,如今標價為3930元。“今年白銀成品銷量比往年高很多,比去年多30%—40%,而以前銷量并不太好。”林三福家是福建莆田的,他說,自己的家鄉大概有白銀加工廠近百家,如今,每一家的生意都很好,原先主要做國內訂單,現在國際訂單的數量已經基本與國內訂單持平。
銀價已比七年前上漲350%
本月10日,國際市場上白銀價格已高達27美元/盎司,而在2003年11月之前,白銀價格還一直維持在6美元/盎司以下。回顧銀價近年的價格走勢,不難發現,如今銀價已比七年前漲了350%。
山東黃金(58.00,-2.84,-4.67%)集團高級分析師王秀波解釋稱,銀價跟著金價走,但滯后于黃金。2003年11月之前,國際市場上,白銀的價格還一直維持在6美元/盎司以下。2001年“9·11”事件發生后,美國又于2003年對伊拉克發動戰爭,這些地緣政治的突發事件,對美國金融市場產生了短期的影響,直到美國因長期戰事導致經濟衰退、美元貶值后,黃金和白銀的金融屬性才顯現出來,黃金價格持續上漲,銀價也于2003年跟漲上來。2006年初至3月,銀價開始大幅上漲,從9美元/盎司漲至15美元/盎司。2008年2月,最高沖至21美元/盎司左右。隨后,銀價出現短期回調。當年年底,金融危機爆發后,白銀在黃金之后價格一路上揚,從10美元/盎司回調至2010年初的19美元/盎司。今年1月至8月中旬,一直比較平穩,緩慢上漲,2月中旬略有回落,而8月中旬到現在,受美元持續走跌和美聯儲量化寬松的貨幣政策影響,白銀價格每盎司上漲了9美元左右,直到今天,白銀價格已高達27美元/盎司。
業界人士大多看跌近期銀價
“黃金炒得太高了就炒白銀,白銀炒高了再炒黃金,鈀金、鉑金價格也都在上漲,貴金屬總是在輪番炒作。”林三福感覺目前白銀價格太高了,短期內上漲空間應該不大,但回調多少不好說。雖然長線看漲,但他熟悉的很多生意人都已看跌。他說,在深圳,一些人原先都是幾十噸地訂貨,最近看白銀的走勢有些懸,也不敢再進了,拋的人很多,進倉的少。
興業證券(19.45,-0.98,-4.80%)分析師李民昌認為,白銀屬于伴生礦,目前價格已漲到歷史最高點,相應的,白銀股票也已漲至高位,盡管處于震蕩上升狀態,后市仍看好,白銀股也有題材,但短期有較大回調可能,相比別的板塊風險大。
王秀波表示,黃金由于密度大,單位價值高,便于攜帶,可做家庭資產配置品種,但白銀相對黃金密度要小很多,單位價值低,也不如黃金易于攜帶和保管,所以不建議對白銀進行實物投資。另外,他認為,資金量小、對市場不了解的人也需謹慎進入白銀投資領域。
■投資提醒
苗銀、藏銀非純銀
除了商場里銷售的白銀首飾外,市面上還常見刻有“925”字樣的銀首飾,或者沿街叫賣的藏銀和苗銀。都叫銀首飾,原材料不同,保值作用差別也很大。
據黃金珠寶鑒定相關專家介紹,銀飾的原料成本比較低,之所以價格差別比較大,主要是做工和品牌的因素影響。藏銀、苗銀這些都是傳統叫法,沒有國家標準,尤其是所謂“苗銀”,本身是一種合金,其含量成分有銀、白銅、黃銅等,根本不存在“純不純”的說法,即便是正規的“苗銀”,其含銀量大多在40%左右。市場流動商販銷售的“苗銀”大多是用工廠模具制作,使用紫銅夾雜黃銅為主料、表面鍍一層薄銀的飾品,所以消費者購買需要謹慎。但是“925”銀有國家標準規范,正規的廠家都會在產品的背面印制上“925”的字樣。只要是正規廠家生產的產品,從材質上講差別不大。925純銀其實是指含銀量92.5%的銀制品。925代表銀的純度。這是銀器要求的最低純度,就如999黃金的純度一樣。因為足銀過于柔軟并且容易氧化,所以自從tiffany公司開創925銀以來,925銀就被國際公認為純銀的最低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