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士得7月珠寶拍賣會上成交的海藍寶耳環
黃龍玉旋風吹遍大江南北后,珠寶收藏者不免揣測:誰是下一個黃龍玉?還有哪些可逢低買進的石頭?
僅就升值速度來看,除了大家熟悉的主流品種翡翠白玉外,1年時間中,就屬海藍寶石與紅色碧璽升值幅度最大。而紅色碧璽是“洋貨”,海藍寶石卻多在新疆“土產”,在稀缺性與觀賞性方面均有優勢,增值潛力或能步黃龍玉后塵。
市場:首飾單價高至一兩萬元
2010年的幾場國際珠寶拍賣會上,海藍寶石升幅明顯,其中蘇富比7月紐約拍賣會上的21克拉“文”字造型胸針,當場拍賣價格高達2.5萬美元,而在2009年同一時間,該類重量產品的價格不過幾千美元。
而在廣州番禺的珠寶市場上,海藍寶石成品的價格也大幅度升高,而今,5克拉或者5克拉以下的海藍寶為200元到500元一克拉,5克拉以上為400元到2000元一克拉,一塊10克拉重量的海藍寶項鏈吊墜,一般價格達到1萬~2萬元。平均價格則是2009年初的一倍有余。而海藍寶原石數量不多,每有出現必被珠寶商家搶購,兩年內的價格升高了幾倍,而今,100克拉重量上下的大塊原石,成交價格多在50萬元以上。
廣東地質局檢測中心的項賢彪主任認為,首飾加工需求量的增長是導致海藍寶石價格走高的主要原因。海藍寶進入中國后,由于外形美麗,類似藍寶石,被廣泛運用到各類首飾加工中去,成為富裕階層的新寵,推高了整體的價格。另外,經濟回暖與加工技術提高也是助推升值的主要原因。
價值鑒別:
貓眼海藍寶石
價格高出3倍
除了重量,決定藍寶石價值的主要依據就是顏色與透明度。海藍寶石的顏色當然是海藍色、天藍色的,一般以色濃艷者為佳,色藍純正,價格就高。顏色無灰色、無二色性的海藍寶石具有很高的收藏價值,精琢細磨且具有貓眼效應的海藍寶石價值一般是普通海藍寶石價格的3~5倍,佳士得春拍會上高價成交的產品正屬于這個類型。
在中國內地,海藍寶石近兩年才在市場上出現,造假現象并不嚴重。但在服飾加工行業,時常用藍色黃玉和改色鋯石冒充海藍寶石,這些價值不高的中低檔石種的最大特點是色彩不具備流動光暈,且顏色一致,內部沒有層次感。而真正的海藍寶石少有顏色完全一致者,內部有發散狀流動介質,在太陽光下光影流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