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一兒童節臨近,以兒童節為主題消費的穿著類、玩具類、學習用品類等商品熱銷的同時,兒童珠寶類消費也開始悄然升溫。在寶慶銀樓、江蘇中金、TESIRO通靈翠鉆等黃金珠寶專賣場和周大福、周生生等珠寶專柜看到,前來咨詢和購買各類黃金飾品的家長絡繹不絕。
“雖然近期黃金價格有所上漲,但是銷售卻絲毫沒受影響,尤其是最近幾天來選購兒童飾品的顧客多了不少,”銷售人員告訴記者,“除了傳統的長命鎖、生肖掛件、手鐲、轉運珠等品類,一些‘喜羊羊與灰太狼’、‘天使’、‘福星寶寶’等卡通造型的掛件也都十分暢銷,銷售量節節攀升。”
“從兒童飾品銷售情況看,以往銀飾占主導的狀況正在發生改觀,更多的人選擇黃金飾品,而且特別看重一些小重量的珠寶掛件。”他告訴記者,一般家長送孩子多是選擇一些克重小、造型可愛、富含寓意的卡通掛件,克重一般在1-3克之間。
“黃金自古就有辟邪的美好寓意,作為硬通貨更有保值增值的功能。今天給孩子挑選了一個‘平安扣’,希望他平平安安。以后等孩子長大后,還可以再到專賣店重新換成或是打造一個自己喜歡的飾品造型。”戴女士笑著把剛剛買到的平安扣給孩子帶上。
購買珠寶消費者主要分為三類:一類是長輩,他們購買后大多送給自己的孩子,或是親戚、朋友的孩子,寄托殷殷祝福、美好祈愿,希望以此為孩子正身辟邪保平安;另一類是收藏愛好者,他們更看重飾品的做工、題材和發行量,用于長期收藏;還有一類則是為自己或戀人購買首飾作為兒童節禮物的成年人,他們多是“80后“、“90后”一代,用一種貌似游戲的方式演繹著一種特立獨行,對童年的眷戀、對壓力宣泄的表達。
此外,隨著中、高考的臨近,不少家長特意為孩子購買首飾以表達“金榜題名”的祝愿。據珠寶賣場工作人員介紹,相較于金、銀飾品,翡翠制品更受到學齡后兒童及青少年的青睞。
“所謂‘玉必有工,工必有意,意必吉祥’,每塊翡翠制品其獨特的造型和雕刻技藝賦予了翡翠獨有的文化底蘊,”工作人員稱,“每一塊玉都是獨一無二的,擁有其專屬名字,而且每個名字都承載著不同的寓意。像‘獨占鰲頭’、‘一鳴驚人’等玉器掛件,因其自身價值和美好寓意,成為很多人送禮的首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