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ulvio Maria Scavia作品:Giulietta
珠寶奧斯卡的最佳男主角
推開皮拉斯比格街邊一扇古拙的門,置放著一張原木色方桌的簡單陳設讓這爿店鋪略顯神秘。剛剛在雅致的椅子間舒適坐定,莞爾微笑的店員靜靜端上一杯意式特濃和一塊鑲著提子干的曲奇,在咖啡濃香中環顧四周:這里是“Scavia”,售賣米蘭當下最炙手可熱珠寶的地方。
當侍者手捧托盤展示著Scavia珠寶美侖美奐的光澤,或許客人們驚訝的眼光并不能碰觸到那個精品誕生的地方——Scavia的珠寶工作室。幾架切割機器正在如鐘地運行,發出縝密的嗡嗡轟鳴;背后是幾張斑駁的木桌,一條條早已被磨平的劃痕見證著Scavia家珠寶工匠世世代代辛勤;桌邊墻上,一排如彩虹般的工具鉗鱗次櫛比地排列,桌面上大大小小的配件盡然有序,在成就珠寶風范前顯露出最后的樸實。幾位工匠安靜的坐在桌前,或是氣定神閑地鑲嵌著細小的寶石,或是親手打磨著鏤空的金屬。嫻熟的技藝猶如電影中劍客雷厲風行的手起刀落,瞬間讓頑石綻放奇彩,讓金屬鋒利的棱角變得圓潤溫和。
就在這個創造奇跡的地方,也成就了天才。
其實,世間的天才有很多,有些從未被發現過,惶惶不可終日后帶著才華入土;有些天才過早透支自己的才華,后半生變得碌碌無為;也有些人持才自傲,達不到人生的不斷突破。如果擁有過人的天賦還兢兢業業不斷努力,命運又怎么會不眷顧他呢?Fulvio Maria Scavia的連續獲獎并非少年時代的曇花一現。如果說“鉆石今日”大獎是Scavia的起點,那么,一個更大的舞臺正在等待著和這個珠寶大師的相遇。
電影界有個奧斯卡,科學文學范疇內有個諾貝爾,珠寶設計領域有個“D.I.A”(Diamonds
International Awards)。“D.I.A”這三個字母就像珠寶界的符咒,牽動著全歐洲乃至全世界珠寶人的神經。“國際鉆石大獎”,這個被譽為珠寶界奧斯卡的至高獎項,一次又一次的花落Scavia家。
從1976年憑借“玉米戒指”獲獎到2000年再次得獎的“千禧之戒”,幾乎每屆D.I.A.的獲獎名單上都能看到Scavia的名字,有時甚至有兩件作品同時獲獎。30年來,頻繁獲得D.I.A.大獎不僅證明了Fulvio Maria Scavia大師級的設計水準,更是讓這家意大利家族品牌登上世界舞臺。Scavia珠寶變成富豪和皇室不二的選擇,阿拉伯王室極度贊賞Scavia的作品,認為只有其中強烈的藝術感,精致的選材,以及奢華的精骼才能體現阿拉伯皇家特有的溫婉和高貴。
身為男性,Fulvio Maria Scavia是如何體味到如此細膩的氣質并將珠寶詮釋的如此溫婉高貴?“經常接觸女人的世界,我知道,那是一個敏感而浪漫的國度。每個女人都擁有自己獨一無二的個性,每個女人都有一顆渴望被了解的心。而我的工作,就是體味每顆心的感情,需要以及最深處的欲望;我用珠寶與各式各樣的女人搭配,而這樣的珠寶勢必會成為她最熱愛的,成為她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正是出于這種對于女性獨立人格的尊重和欣賞,Scavia的作品總是被賦予一種溫婉細膩的靈動美感和飄逸深沉的浪漫情懷。
1988年,Fulvio Maria Scavia 為著名演員伊麗莎白?泰勒設計了一款名為Sandra的耳環,在受到這位最具人氣的性格演員的大肆贊譽后,于D.I.A.中高調獲獎。這款耳環完美結合了鉑金和鉆石的光澤與質感。裝飾在耳垂之間的10克拉鉆石不僅僅是一件奢華的首飾或是工藝精湛的藝術品,更是牽動每個女人心情的璀璨之夢。王宮的舞會,浪漫的邀請。難怪就連大明星伊麗莎白?泰勒也為之傾心動容,Scavia心照不宣地講述了一個淺淺微笑著側臉頷首,把那枚細小的針穿插過耳垂的瞬間,一個美艷的光芒襯托笑靨的定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