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行式陀飛輪
擺脫固有束縛 工藝視覺雙重享受
1790年寶璣大師創造了陀飛輪之后,隨著制表業的蓬勃發展,瑞士到了19世紀基本上是陀飛輪發展最迅速的年代。而相鄰的英國、德國等國家,皆因為這樣或者那樣的原因,似乎很長時間內并無作為。到了1927年,來自德國鐘表發源地的制表師Alfred helwig使用當地傳統的四分之三夾板機芯,制造出去掉了上層支架的陀飛輪機芯,成為陀飛輪發展史上精彩的一筆。
朗格(A Lange &Sohne)Cabaret陀飛輪腕表
參考價請洽經銷商
即便可以保持腕表走時精準,卻一直沒有一種陀飛輪裝置可以精確地實時停動及重新啟動,用作校準時間的用途。直到朗格獨家發明的停秒陀飛輪腕表發布,絕對技驚四座。停秒陀飛輪2008年登場,擺輪在一個“旋轉框架”的舞臺上律動,從而可以將整個陀飛輪實時停頓以及重置。而對于德國表的品質和技藝,你永遠不需要懷疑。
法蘭穆勒(Franck Muller)Aeternitas 4超復雜腕表
參考價:USD2,700,000
Aeternitas Mega 4是目前世界上最復雜的表款,它所具備的36項功能中的25項都可以在表盤或者表背上發現。所以其實在這樣的超級復雜表款上,任何功能都不會顯得過分高深。它的內部由1,483個零件組成,陀飛輪是所有功能里最明顯和引人矚目的,它的高速旋轉,絕對為已夠眼花繚亂的面盤再添炫目。
積家(Jeager LeCoultre)三面超復雜腕表
參考價:RMB 4,686,000
自從了解積家以來,雙面腕表已經不算什么,難得的是除了陀飛輪之外,這只表還擁有三面顯示時間,正面顯示分秒不差的日常時間,背面呈現恒星時間以及業界首創的黃道十二宮年歷。在腕表正面偏心的位置設有鈦金屬陀飛輪裝置,重量僅有0.14 克,運轉起來非常輕巧靈動。加上擺輪和橢圓等距變換擒縱結構的重量,這一件全球首創的陀飛輪裝置總重量僅為0.38 克。而且積家的鐘表技師還刻意采用偏心式螺絲擺輪,讓佩戴者可以將等距變換擒縱結構的運作盡收眼底。
寶珀(Blancpain)周歷陀飛輪腕表
參考價:RMB 1,041,000
少見的可以顯示一年53周周歷的腕表,而且位于12點位置的浮動陀飛輪令整只表呈現出別具一格的玩味性與浪漫特質。制表師巧妙地舍棄了傳統的陀飛輪搭橋,而改用了支架式裝置,令陀飛輪猶如在半空中浮動旋轉。并且,這只表配備7天動力儲備,機芯零件數目高達356個,無論在哪方面,都是“重量級”的腕表作品。
歐米茄(Omega)鏤空陀飛輪中置同軸鉑金限量版
參考價:RMB2,254,900
歐米茄應該是唯一生產出中置陀飛輪的表款,中置陀飛輪腕表的指針無法以常規方法安置于中心軸上,而是蝕刻在藍寶石水晶圓盤之上,通過圓盤外緣的傳動裝置來驅動其運轉。所以創制一枚鏤空中置陀飛輪腕表,歐米茄制表大師首先從底板和板橋上去除所有不必要的部分,再將邊緣切成斜角。和其他傳統表廠生產的腕表不同,每一枚鏤空陀飛輪腕表都由一位制表大師花費長達540個小時親手締造而成。這也就意味著每一枚鏤空中置陀飛輪腕表皆是舉世無雙的表壇珍品。
飛行式陀飛輪——“擺脫”了上層衡量的限制,更加通透和細致
與傳統的陀飛輪不同,飛行陀飛輪的出現,可以說是為機械腕表呈現出別具一格的玩味性與浪漫特質。僅僅是從外觀來看,你可以看到它好像沒有了那道“衡量”,顯得更加通透自然。在機芯的操作上,制表師巧妙地舍棄了傳統的陀飛輪搭橋,而改用了支架式裝置,令陀飛輪好像是在半空中浮動旋轉,所以除了飛行陀飛輪之外,它們也叫浮動式陀飛輪。
它們的表現形式有:手動上鏈飛行陀飛輪機芯、自動上鏈飛行陀飛輪機芯、中置飛行陀飛輪機芯、偏心式飛行陀飛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