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珠寶精品導購互動平臺 投稿
紅寶石套鏈:斯里蘭卡紅寶石、南非白鉆、白金
擊碎傳統,亦突破自我
素來敢做敢想的朱雯琦,在涉足珠寶設計業之初,靠的是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勇氣。“一開始我并不知道應當如何入手,就像學生一樣去問東問西。沒想到我運氣真正好,有那么多朋友肯幫我。介紹我入門,教我知識,我也幸運地和幾位資深的工匠合作,以最高的速度狂奔。”
談起這段過往,朱雯琦溫婉地笑著,臉上一派風清云淡。她并沒有詳細描述自己的艱辛。但我們卻知道,那段時間,上海的琦坊關閉了整整八個月,原因就是因為朱雯琦下定決心,要拋開一切,完完全全進入到珠寶設計的世界中去。所幸她天姿聰穎,對于珠寶設計的天份又極高,所以不到一年,她的第一件作品就已然來到了世間,標志著她正式跨界成為一名全新的珠寶設計師。
“這件作品到現在還沒有舍得賣掉,雖然有很多客戶一直不斷地在問起。”朱雯琦說:“那是一套用白金鑲珍珠與粉晶的項鏈與耳環,靈感是情人的眼淚。”
事實上,朱雯琦的許多首飾造型,都喜歡選用水滴形的寶石,這或許與她非常突出的女性柔美氣質有關:“西方流行的珠寶往往是碩大而艷麗的,而我希望我設計的珠寶能更多地呈現東方親和與溫潤的特質。每個女人都應當擁有一件珠寶,所以它不應當高高在上。”
和許多女設計師一樣,朱雯琦鐘情彩寶與鉆石,每年她大約會設計40-50件作品,而作品的風格,大都嫵媚、典雅,就如同一位獨立于月下的淑女般,讓人望而生憐。而以名字命名的琦坊,更成為她珠寶作品最佳的展示之地。
或許因為并沒有接受過絕對正規的珠寶設計教育,朱雯琦的珠寶設計,總是充滿著不拘于常理的靈妙之思:“打高爾夫球時看到的一只白鷺,可以成為我的靈感;一枝蘭花,也會讓我浮想連翩;你看,就連那里的萬字回紋,也會讓我立刻聯想到一彎手鐲應有的形狀……“她修長的手,指向我們面前的一方明式黃梨木方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