耗資1.4億港幣的高調婚禮
傳言中鄭志剛多次提及含蓄和低調,但是他開始為人所知,正因為他那場剛剛結束,耗資1.4億港幣,高調到不能再高調的婚禮。新娘是小他兩歲,香港海產大王的女兒余雅穎。婚禮現場可以滿足我們對上流社會的所有想象,全港紳商名流前來賀喜李嘉誠、李澤巨、郭炳江、楊受成及榮智健等魚貫入場。新娘穿著Vivian Luk婚紗,戴著珍珠鑲鉆戒指站在鄭志剛身邊宣誓愛他一生一世。
這場空前盛大奢華的婚禮有什么必要?事實是,2008年出版的《鄭裕彤傳記》250多頁中只有一句提及鄭志剛,說他在哈佛大學選修經濟學,但實際上他在哈佛選修的是東亞文學,旁邊的配圖更是荒唐,使用的是湯臣一品新掌門湯子嘉的照片。婚禮是一場公關的勝利戰役,對財富幾近癡迷的香港人,開始對鄭志剛津津樂道。
在美國和日本求學
如果查看鄭志剛的軌跡,你會懷疑他并不被當做繼承人來培養。他13歲獨自前往美國讀高中;大學選讀文學,之后在日本取得的日本文化碩士學位。所學的科目和商業無關是鄭志剛自己的選擇,理由是“那時候不學,此生再也不會有機會學習。”鄭志剛表達中最文學的一段描述是關于日本的求學記憶:“我所在的斯坦福大學京都分校是個神奇的地方,上學下學沒有鈴聲,有鐘聲,每次鐘聲敲響我就感覺有水在心中流動,鐘的余韻在腦中回想,有時還能聞到學校隔壁南禪寺的花香。”之后他把右手在胸前比劃一下說:“你沒發現我的什么不同?”我只是感覺他的額頭比常人寬些,但又不好意思直說,他說:“我從小學美聲。說話時我的氣息深入肺部,我在用丹田說話。”除了能夠氣運丹田,他還畫抽象油畫,這是自我表達的途徑。自小培養藝術感知力的最大好處是“記憶中充滿無聊又可愛的想法。”我請他舉個例子,他卻一個也想不起,于是他對旁邊的助理說:“記下來,我回去想好再答。”
財富賦予自由,但同樣剝奪自由
鄭志剛在求學期間歷游世界,這是財富賦予的自由,但剝奪自由的同樣是財富。家族的非比尋常是不能逃避的命運,每一代的延續都要為家族榮譽而戰。鄭志剛有自己的方式,他要把藝術溶于商業。
2009年12月擁有100多家商戶的K11藝術購物中心在香港商場最密集的尖沙咀鬧市開業。這算是鄭志剛試驗的第一步。他用三年籌備這個龐大項目,為使K11在商業定位上有別于其他購物中心,鄭志剛設計了藝術主題:K11內陳列著多件他自己收集,總價高達兩千萬港幣的裝置藝術,另外還有若干可供參觀和購買的香港藝術家畫作,這些畫間歇地掛在商戶和商戶之間的墻壁上,既是裝飾品也是商品,偶爾有購物者駐足觀看。鄭志剛對K11的商業前景十分樂觀,首先因為它特別,其次因為最困難的時期已經度過。“最困難的是籌備時期,因為正是經濟危機爆發,全球商戶都表示沒錢開新店,我自己發出200封郵件邀請加盟商,并多次去意大利和日本,懇請他們來香港試試。”努力的結果是K11中80%的商戶都是外國品牌第一次登陸香港。鄭志剛說:“讓所有人明白你要做什么,并堅信你能做到真的不容易。但更難的是對人的判斷和把控,因為經營的秘訣和商業成功的最終落點都是人。”在對人的判斷上,鄭志剛的娃娃臉幫了忙。在大家還都不清楚他是誰的時候,他會和下屬一起見客戶。客戶常對著他的下屬講完整個企劃,需要作決定的時候下屬只能尷尬地問他:“老板,你怎么看?”客戶萬分慌張,鄭志剛得意十分:“他們沒有把我看成關鍵人,我躲在暗處把一切看清了。”
公開成為“周大福”第三代繼承人,意味著所有不帶功利色彩的交往到此為止。鄭志剛稱為朋友的還是他孩提時代的交往。“那時候我是個普通人,他們認識的是真正的我。”現在的交往停留在生意層面,他叫他們“伙伴”。“伙伴們”多有利益訴求,注定無法維持簡單的關系,“伙伴們”的數量也常多到讓人無法招架。“要就事論事,盡量保持簡單。”鄭志剛說得一臉真誠。
我問鄭志剛:“你有缺點嗎?”他想了半天說:“我是個完美主義者,有時計劃做得太大,太少時間在家。”我表示不滿意,說這不是缺點,要求重說。鄭志剛轉過頭去問一旁的助理:“我有什么缺點?”助理一下紅了臉,想半天才結結巴巴地說:“沒缺點,確實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