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逢今年春節和情人節“相逢”,買黃金珠寶相送成為年末的一股潮流。昨日,記者走訪市場了解到,深圳的黃金珠寶市場年末異常火爆。無論是作為送親朋好友的過年佳品,還是作為保值增值的好方式。深圳作為黃金珠寶集的集散地,享有得天獨厚的優勢。樣式多、款式新、價格低,這些都成為消費者挑選的理由。據權威統計,深圳去年前11個月的黃金珠寶消費呈現210.6%的快速增長,特別是在聞名全國的水貝,聚集了1500多家珠寶企業,成為全國珠寶首飾行業龍頭老大。
市場掃描黃金珠寶歲末熱銷
昨日,記者來到在深圳黃金珠寶最為集中的田貝四路珠寶交易市場,發現這里的珠寶品牌林立。走近柜臺,發現珠寶商品琳瑯滿目。黃金、鉑金、鑲嵌、銀飾、翡翠、珍珠、寶石、首飾器材等應有盡有。來看珠寶的人不少,每個柜臺前都有幾個顧客在挑選。
“這里黃金珠寶最集中,而且款式新穎、種類齊全,而且可以貨比三家,挑選到滿意的飾品。”一位前來挑選黃金項鏈和白金戒指的劉女士告訴記者。她表示,準備將首飾作為禮品送給父母,慶祝母親六十大壽。
據珠寶銷售人員介紹,年底來買黃金珠寶的顧客非常多,生意都忙不過來了。據深圳市統計局公布的數據,珠寶消費并沒有隨著金融危機的影響而削減,反而逆市大幅增長,去年前11個月的黃金珠寶消費呈現210.6%的快速增長。年末的熱銷,將刷新這個數據。
消費特點婚慶消費流行“中國風”
年底是結婚的高峰期,而今年恰逢今年春節和情人節“相逢”,更是帶動了黃金珠寶市場的火熱。
昨日,記者在深圳市最大的珠寶交易中心——藝華珠寶配貨中心了解到,婚慶消費帶動了許多具有“中國風”設計元素的產品熱銷。記者在珠寶交易中心見到,很多黃金首飾設計中國元素豐富。大量將中國吉祥圖騰與現代時尚元素相融合,使時尚有了更深沉的韻味。還有牡丹、瓦房、京劇臉譜、龍、花木蘭、竹、鼓等中國元素的創新珠寶設計。這些設計很迎合年輕夫婦的喜好。
另外,記者發現,各種主題黃金制品熱銷。例如賀歲虎年金條、生肖金銀條(幣)、2010年上海世博會紀念金銀條、2010年廣州亞運會紀念金銀條、賀歲虎年金條等。
一位顧客王先生對記者表示,因為黃金能夠保值增值,金價近年也是不斷上漲,因此收集一些有意義的黃金制品,也能抵御通貨膨脹,作為一種投資。
行業地位占全國半壁江山
深圳的黃金珠寶全國聞名,特別是在羅湖區的水貝珠寶產業基地,聚集了1500多家珠寶企業,這也奠定了深圳作為全國珠寶首飾行業龍頭老大的地位。根據羅湖區貿工局統計,在羅湖珠寶產業集聚基地內,已經匯集了1500多家黃金珠寶生產經營單位,銷量占內地市場份額50%左右,集聚地全行業黃金加工量約占上海黃金交易所全年交割量的70%,鉑金加工量占上海鉑金交易所交割量的70%,鉆石用量占上海鉆石交易所全年交割量的60%~70%。水貝珠寶項鏈街區已發展到占地近110萬平方米的珠寶產業集散地,匯集了上千家知名珠寶企業,成為內地黃金珠寶企業最集中、產業鏈最完善的區域。產業鏈的匯聚效應,帶來全國各地的珠寶商和采購商紛紛慕名前來
據深圳市黃金珠寶首飾行業協會副秘書長郭曉飛介紹, 水貝珠寶交易中心的設立,對吸引珠寶企業和采購商的作用不可忽視。據悉,水貝珠寶交易中心集珠寶首飾研發、設計、交易、銷售、旅游觀光及珠寶文化傳播于一體,采購商就能實現一站式采購,節約大量的時間和成本,這是多年來水貝能集聚大量企業的重要因素之一。
發展瓶頸首飾網店打破暴利神話
雖然黃金在市場上持續熱銷,黃金珠寶企業賺得盆滿缽滿。然而,中國商業聯合會珠寶委員會會長何乃華認為,珠寶行業的微利時代已經到來。現在各家銀行都有開展投資金條業務,獲取每日金價簡直易如反掌,黃金保持高利潤的時代已經過去。
同時大量珠寶首飾網店的興起,更打破了珠寶首飾暴利的神話,如:鉆石小鳥、九鉆網和戴維尼網等,基本把鉆飾的底價赤裸裸的展現在消費者面前,讓消費者不再是珠寶首飾消費的弱者。
這種因信息透明帶來的變化,正在改變著中國珠寶首飾零售終端的格局。當前中國珠寶首飾企業只有不斷地高效經營,才能在利潤不斷被攤薄的情況下得以生存。
消費提醒小心金銀制品成色不足
據有關業內專家介紹,目前市場上金銀制品存在著成色、含量、重量等不足的情況,摻假、以次充好、加工粗糙等現象。
有些金銀條制品,實際上只是在外表鍍很厚一層貴金屬,里面卻是其他廉價金屬。由于鍍層較厚,檢測儀器有時難以檢測,專業機構也只能通過破壞性檢測才能得到準確結果。還有個別商家虛假提高質量級別,如用一個9的黃金制品冒充三個9的黃金制品。
因此,消費者一定要到正規賣場購買金銀制品并保留好發票等各種依據,如發現問題可到法定檢測部門作檢測。
據南關世紀珠寶城周大福的銷售人員介紹,購買黃金飾品的人群主要有兩類:一類人是用做投資,購買一些虎年金幣、金條等待升值;另一類則是純消費。
金銀飾品投資不可取
據了解,在蘭州黃金飾品市場,大部分購買者僅僅是將其作為一種飾品來購買。但由于黃金具有保值功能,越來越多的人也將其作為一種投資。記者了解到,去年年底上市的虎年賀歲金條,創下了賀歲金條發行8年來前所未有的“高價”——每克316元,雖然價格“史上最高”,但賀歲金條在我市已基本斷貨。
“金銀天然不是貨幣,但貨幣天然是金銀”,專業理財師認為,如果將飾品作為投資理財工具要注意其風險。工商銀行省分行營業部國際金融理財師魏萍認為,生肖類貴金屬投資產品,不同于普通投資金條銀條或紙黃金,其升值空間除了與金銀價格相關外,受工藝、內涵、品牌影響較大,所以購買時必須謹慎對待。另外,黃金雖然有投資保值功能,但金首飾幾乎沒有什么投資價值,只有購買具有回購功能的專門投資金條,才能進行實物黃金投資,目前市場上原料金回收價僅不到200元,如果以投資目的買黃金飾品,必然吃大虧。